竹子细长的地下茎,横走于底下,竹鞭上有节的植物。节上生根的地方。
节的侧面着生芽,有的发育成笋,有的发育为新鞭。一片竹林地上竹株分立,地下竹鞭则联成一体,起源于一个或少数“竹树” 。
毛竹竹鞭分布较深,一般在15~40厘米范围内,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中小型散生竹如刚竹、淡竹、哺鸡竹等的竹鞭分布较浅,一般为10~25厘米,寿命为6~8年。3~5年的壮龄竹鞭颜色鲜黄,芽饱满,发笋能力较强。
扩展资料
从箨腋形成的芽原基发展为侧芽,硬芽或笋芽可根据其大小,形状识别出来。但当侧芽处于休眠状态时,很难从外部形态或内部结构确定其为鞭芽或笋芽。直至出现明显的生长后,它们就容易被识别,竹笋粗短面尖端弯曲向上,鞭笋细长面横向水平生长。
但在自然界,两种生长方式是可以交替改变的,在单轴竹类的竹林中鞭头出土而成鞭竹是相当普遍的,而出土的竹弯曲入土变成竹鞭,再从其侧芽长出新鞭和竹笋,也是有偶然出现。
可以设想,在生长过程中器官位置的改变可能影响生长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生长方式和形态特征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的生理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