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揣着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校园后,你便是一名大学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一本小巧的学生证或毕业证吗?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
可能好多的同学刚进大学的时候会比较在乎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学生宿舍是带洗手间的公寓还是单独的,图书馆、体育馆、主教楼等建筑是不是很气派,田径场是橡胶的还是煤渣的,教学是不是多媒体教学等等。
不能否认这些硬件设施是衡量一所学校好与坏的标准,也不能否认这些事物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只用这些来衡量学校的好坏,就是大错特错。优越的硬件设施能够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当然能够让学生听课时心情更加愉快,可是,如果老师只会照本宣读,再好的教室又有什么作用?雄伟气派的图书馆当然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可如果图书馆找不到几本像样的书,图书馆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
大学老校长当年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什么是大师?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定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
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聆听大师的教诲恐怕和陈水扁加入国民党一样抽象。其实,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还是大有人在,尽管他们未必算的上是大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甚至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辩驳。越是有学问的老师,往往越虚怀若谷,你可以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可能在你的脑海里困惑了很久,在你表述出来以后,老师三言两语就为你说清楚。在这种时候,你不但会更加切实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更能享受到与其进行思想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大学越好,讲座的数量就越多,质量也越高。通过听讲座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听众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获得某些更深入的见解。同时,听讲座一定要有所取舍,绝对不可以全听。
图书馆,大学的心脏
读大学,除了读大师,做重要的便是图书馆。这里说的图书馆并不是说它的建筑和其他设施,是说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藏书量比较有限,新书比较少,甚至对学生借书进行限制。这也许是短期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读书的时候就只能进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并想办法弥补这种资源的不足。去图书馆借书还需要有个取舍的标准。“要多读好书,只有不读坏书。”由于目前中国图书出版市场极其不规范,大量文字垃圾相继混入书海,所以对于那些书最好应敬而远之。在图书馆借书不要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大学,还要学会“读同学”。这里说的不只是说自己同班的同学,而却还包括别的班级别的院系的同学,包括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
“读同学”,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读大师”和“读图书馆”的延伸。读高中的时候每个同学侧重的学科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就算偏科也不严重。但是,读大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精力却可能放在截然不同的地方。除了要应付共同的英语等级考试,同一个专业的人都可能在研究完全不同的方向。比如:同样是中文系的学生,有些人可能研究张爱玲,有些人可能喜欢沈从文,又或许还有些人会用一大段时间研究幽默学。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每个人向身边同学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同学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就相当于间接地从别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这样,我们不但分享了彼此的知识,而却通过交流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这对于每个人的学术思维的养成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