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如何,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它是散文“实”的方面。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散文“虚”的方面。
所谓“形散”,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结构多变,三是表达自由。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散文的题材可谓是最为广泛。它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描述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等。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文章中,材料也往往是很散的。如《故都的秋》,明明要写北京的秋味、秋色,却来了个“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并将洋人、古人写入了作品,这一些还不能说是散的吗?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可谓是不拘一格。结构、格局,都依照抒发感受的需要安排。如《故都的秋》中,从故都的天空写到牵牛花,再写到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以及枣树,很难说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转换。另外,表现手法自由。虽然一般把散文分为叙事、抒情和议论三大类,但在运用表现手法时,可以把几种手法灵活地融合起来,如《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是文中作者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与其他的文体相比,这种表达的方式也是散的。
所谓“神不散”,就是主题集中,线索分明。一般散文不管篇幅长短,不管其外在的“形”如何散乱,其内在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记一件事、描述一个场景的散文,固然谈不上散与不散的问题,那些选材广泛、零散的散文,如果有很多“神”,不但会削弱其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甚至会让人不知所云的。
“形散神不散”,表明了散文外在和内在的美学特质,而“形”、“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更使散文具有了独特的韵致和魅力。散文的“神”不可散,但要化入“散”的“形”;散文的“形”须“散”,但却要融入不散之“神”,这是散文不同于其他所有文字样式的美学内涵。那么,如何将散文的“形”和“神”统一起来呢?著名散文家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曾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如《故都的秋》中,由于作者的思想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所以就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蓝朵”,其余的景也都以“冷色”为主,无不都是为突出“清”“静”“悲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