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最严重的岗位空缺
在5月21日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教育峰会上,与会专家在探讨大众化教育与就业时,都或多或少地提到“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这一社会问题,对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陈宇认为,大力培育我国高技能人才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陈宇认为,就业是本世纪前三十年面临的最大难题,我国的就业困难越来越从总量过剩转化为结构失衡,结构性失业很可能成为我国失业的一种主要形式。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失业,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岗位空缺,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就是最严重的岗位空缺。
陈宇认为,社会人力资源结构通常由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是管理层、决策层,最下层是执行层、操作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生产的复杂化、产品的科学技术因素越来越强,在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中间就出现了一个中间层,叫做高技能人才。这个中间层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间层工作的人,既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他们把管理层、决策层做出来的设计、方案、决策、程序转化到操作层的实际行动中去,将决策、方案和设计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和服务。按照劳动部门的划分,他们属于技师和高级技师,甚至包括高级工。当一个国家经济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和5000美元冲击的时候,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会迅速增加,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时期。
高技能人才包括三类,一类是生产中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相当的知识理论水平,能够在生产的关键岗位上起作用的,叫做技术技能型人才,过去我们习惯叫做高级蓝领;另一类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出现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他们操作机床时不是在操作机床,而是在操作计算机;第三类是复合技能型,就是掌握多种技能型人才。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对全国劳动力的抽样调查,管理决策层,包括在工程师、科学家、高级管理人员,比例是16%,中间层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4.4%,初级技能的人占24%,没有技能的人占36%,这种比例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原因,轻视技术,轻视技能是有历史根源的,我们不像欧美国家,甚至我们的邻邦韩国和日本那样尊重工匠,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困难解决起来难度就显得更大,这就是我们在发展阶段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这次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所以提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是当前人才建设战略的重点,就是因为这一部分人才的短缺已经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我们经常在报上看到,月薪五千、六千、七千寻找一个高级电焊工、高级钳工、数控机床加工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它是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同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有另外重要的社会意义,那就是它能够均衡财富分配,同时保持社会稳定。
一些专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新增社会财富分类中,资本所占的份额占到3/4,甚至4/5,而劳动所占的份额只有1/4或者1/5,这与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地位的提高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就是通过社会上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促进高科技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这有可能带动整个劳动者队伍收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