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朱士仁
从经济学、市场学、生态学、营养学角度综合分析养鹅业,认为养鹅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形势大好,前景光明。鹅属于食草为主的水禽,抗逆性、抗病力较强,比较耐粗放饲养,养鹅设施投入少,饲养成本较低,饲养周期较短,经济周转较快,经济效益较好;鹅能与林、果、渔共生共长,协调发展,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鹅既可水养,也可旱养,既可平养,也可网养,规模可大可小,很适于农户饲养;鹅体综合利用率很高,其羽绒、血液、肝、肠、脖、头、掌、舌等部都很值钱,远高于胴体价值,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其价值高于活鹅的3~6倍;鹅肉属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病少,药残少,实属21世纪理想的绿色食品。养鹅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发展养鹅业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多,农副产品既丰富又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短缺等国情,符合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方向,符合21世纪发展集营养、保健、安全于一体的绿色食品要求。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和鹅产品消费大国,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国外没有竞争对手,国内没有进口压力,养鹅是一个真正的自由自在的省心的产业,我们应该省时度事,大力发展。
有人担心鹅养多了不好卖怎么办?其实这是不必要的顾虑。因为,目前全国鹅的饲养量仅有8亿只左右,人均仅0.6只左右,全世界总养鹅量仅14亿只左右,人均仅0.23只左右,根本不存在供大于求问题。由于鹅具有产蛋少,繁殖率低的生理特性,1只母鹅一年只能繁殖20~40只左右的雏鹅,且有明显的季节性限制,另一方面养鹅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紧缺,工资高,一般是不养鹅的,世界上广大的温热地区,不适于养鹅。所以,专家预测在15~20年之内,鹅产品不会出现供大于求局面。因此,完全可以放心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
那么2005年的养鹅形势怎样呢?经过市场综合因素调研分析认为,正常情况下,2005年的形势比2004年好。其主要依据是:首先,从2004年4月至今鹅产品市场一直呈现产销两旺局面,鹅产品消费量日益增长,雏鹅、肉鹅一直在高价位经销,农民养1只肉鹅可获利4~8元左右,养鹅效益之高是多年没有的。人们对鹅肉产生好感,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呈现供不应求之势,2005年一定会持续这种局面。其次,农民养鹅获利,进一步激发了养鹅的积极性,雏鹅、肉鹅畅销,高价位不会降低,良好的养鹅效益会继续保持。其三,入世3年多农产品市场全面开放,对国内畜禽产品市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国外没有鹅产品进口,不会带来压力,国内鹅产品仍将在高价位上畅销,养鹅效益会持续看好。据此可以预期,若无特殊事件发生2005年的养鹅业肯定是一个丰产丰收年。
回顾历史,我国是一个传统养鹅大国,近几年在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养鹅业迅猛发展,成绩巨大,但仍停留在传统式养鹅水平上,存在重数量发展,轻质量提高,科技含量低,良种化水平低等情况,产业发展底气不足。此情形应该引起业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建议采取如下主要对策:
首先,要清醒地认清形势,改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实施科学养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鹅,在发展数量的同时,必须切实提高质量,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要,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虽然鹅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养鹅的潜力很大,但是21世纪的食品市场门槛很高,低质量无标准或不够标准的产品是不能进入的。必须强调指出,质量就是金钱,质量就是效益,低质量的产品等于废品,也等于无效投入。
其次,千方百计实施鹅业产业化工程,即由能人组织带动组建养鹅业产业龙头实体(独立的专业协会、合作社),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以契约的方式,统一供应良种鹅苗,统一种草供应全价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产品销售或加工销售,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其三,适度规模,切实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确保养鹅生产安全,是始终必须坚持的原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否则,苦果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