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为什么和中国.分道扬镳?

2020-10-28 文化 64阅读
这里有范文 你看一下
中西思维方式的历史语言文字学比较
——《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读后

引子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西方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征服,特别是1840年开始的对中国的殖民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中华文明之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西方人的服饰、饮食、习俗无一样同于中华,中西文化的分裂,不同文化的异质逐渐成为了一种公认。正因为此,梁漱溟先生1922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各异,在梁先生这里做了深入之解析。
文化,乃是已宏观之概念,太过抽象,仅美国人类学者克鲁伯(A. L. Kaeober) 与克罗孔( Clyde Kluckhohn) 在其著作《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检讨》("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2)中,就已罗列出从1871年到1951年八十年间,一百六十四个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些解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进路,对「文化」进行着说明、阐释。谈中西文化差别,似乎太玄。
一定的文化,必然要寄托于一定的外在表征。东西文化的差距,在经历了表象的"器物"层面的感观触觉后,人们逐渐的开始注意到存在于"器物"和"制度"之后的"思想"层面的差距。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中西文化异质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用孔子的观点,就是"礼乐文化",而今天之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儒家、道家文化之混合体(资本制度、共产制度并不能在根本上动摇中国文化的根基)。同样的,西方文化乃是由古希腊发端。而希腊的哲人们很早便开始关注自然规则,并很快的开始了对规律、规则的总结。可以这样说,东方的文化建立于礼乐这样的宏观精神层面上,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建诸自然律的发现、总结之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成型之初便已开始显露出来,并进一步的开创了其后辉煌灿烂的东西文化。
本文正是依据这样一个脉络线索,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入手,欲寻求东西文化异质的本源。
语言、思维
人类区别于动物界,乃是由于其能够思维。思想,成为了人之所以是人的条件。而我们又知道,人类之所以历数万年而不朽,并在继续不断的创造着丰富灿烂的人类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而这一代复一代的继承,正是依靠着语言和文字。因而有人这样说:语言是思想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而同时语言也在发展着思想,开创着新的文化。
不久之前,读到了辜正坤先生的《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一文。先生在文中,通过对东西方语言文字不同发展脉络的比较,找寻到中西文化异质的深层缘由。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作为人类思维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的语言文字,天然的于人类的文化,于人类的思维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否这样的理解,语言,尤其是文字一旦产生,人类的文化,人类的思维,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思维和语言文字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和制造者的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载体和被载者的关系。它们在相互影响着。换言之,即一种语文互生互构于一种文化系统中。这是特殊的,大不同于人类思维的其他产物的。可以说,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创造,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语言文字这样一个精灵在不自觉的影响着其后人们的思维,甚至正是因为此,人类的文明才开创了今天的景象吧。正如辜先生文中所说的:
持某种语文的民族头脑中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在历史背景中展开的宏观的层面上,有时是可以预测的。换句话说,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思想成果的整体框架,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无非是他们所使用的那种语文形式的投射形式。它们尽管有一定的区别,有对立,但那种区别与对立也是他们所使用的那种语文所能容纳的区别与对立。这种模式一旦成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尤其是与该种语文形式差别极大的语文——例如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往往可以几千年、上万年地存在下去。所以语言文字对于文化走向具有历时纵向诱导的模塑作用是不用怀疑的。
语言文字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产生出来之后,反过来互构文化,互构外部世界。这之间有一种必然性联系,和语言文字本身具有必然性是相通的。
东西思维方式的异质
西方人的坚船利炮带来的不仅是鸦片、战争、殖民主义,同时也敲开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大门。中国人的视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西学东渐"成为了西方人带来的又一件"礼物"。中国人第一次在诗词歌赋之外知道了"人原来是由猴子变来的"。西方的自然科学随之被大量的引入了中国。屋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些格致之学,水利的、机械的、制造的这些经世之学,成为了当年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然而更另中国人感兴趣的,还是在这些学问之后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很多的中国人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们有了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中国人最骄傲的经学、小学,逐渐的被西方的文法学所取代了。逻辑、抽象成为了学术的正统。到这里,东西文化的差异,也就被中国的学人们"不自觉"的发现了。
对于这样的异质性,张岱年先生这样的描述:"中国古代有许多深刻思想,但是因为中国古书的文字简要,有时就很难理解,不像西方著作长篇大论讲得那么详细。中、西哲人各有短长,中国古代思想家虽论证欠缺,但也直截了当,意蕴丰富,废话不多。"
辜先生这样的描述:"西方人容易发展时间思维逻辑,具有单维、单向、定向、确认性强,抽象逻辑思维强等特点;而中国人容易发展出空间思维逻辑,具有多维、多向、非定向、两可性、形象逻辑思维等特点。"
还有人这样描述:"中国文化没有经过‘以逻辑科学作基础、技术为应用、创新为先导、法律为保障的社会大生产的历史阶段,'"。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实践总是理论前面。直觉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思维方式。而直觉是经验的产物,但不一定是逻辑的结果。内省成为中国哲人们常见的手段。而西方呢?对于规律的总结,理论践之于实践,是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
正是这种差异性,使中国人极具创造力,却没有西方的推广性应用。故而有人感叹:
中国古代有水排和风箱,但没有蒸汽机;
有赵州桥、悬空寺,但没有建筑力学;
有水利天文钟但没有钟表;
有改变欧洲及至现代世界的四大"技术发明",但没有能说明其原理和用途的理论科学;
有唯理性的"直觉体系",没有唯理性的逻辑体系;
有包含宇宙的统一论,没有关联宇宙的"演绎说";
有抽象原则组成的政治伦理论,但没有解释人际交往的"公共关系说";
有神秘且验证性的相面术、"心法"、暗示术,没有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
有精妙的单传性"验方、绝活",没有普及性教育机制......
历史语言文字学的求证
前文已经说过了,思维的载体是语言,同时语言也反作用之思维。甚至可以说思维结构和语文结构是互构的。在最初,很难说是先有思维结构还是先有语文结构。故而,对于东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也自然可以从历史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考察之。
人类学的常识告诉人们,现代人类的始祖都是起源于非洲的智人,后来迁徙到不同的地域,因为彼此的地域隔阂,从而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翟本瑞 《浅论语言文字起源:一个业余人类学家的观察》 载《教育社会学通讯》)而人类的心智也曾有一个共同的(共通的?)时期。这一点,我们在人类语言文字的发展史上找到了例证。不难发现,人类语言的初始,乃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而人类文字的诞生,更是对周围事物的摩画。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是人类语言文字发展的共有阶段。可以这样说,最初的语言文字不外就是这个世界本身的一种缩写、一种缩影,一种抽象凝结象征。而这也正是一个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过程,一个人类思维形成的时期。所见所闻经过了人的思维再加工,付诸图画形式,人类的文字便开始了萌芽。同时的,文字的产生,也预示着人类思维的进步,文明开始突破时空限制,不断的传承、发展。经验,这一思维的总结也得以保留,成为新的经验的基石。
因而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在人类的象形文字时期,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应当具有同样的或相似之处。直到东西方文字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之时(西方走向了符号化的字母文字,中国则保留了大量的形的因素,演变成了形音文字),我们可以说,东西思维方式也开始改变了。差异性出现了。
原因在哪里?辜先生从文字的音、形、意、语法结构四个方面作了阐述。简单的说,汉语的一字一音节,同时汉字每字都有音调,而且严格地分一、二、三、四声,是给它规定好的,很规则。这些特质,使得"孤立语"成了汉语明显的特征。而印欧语则不然,多音节,无声调的区别,"曲折语"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在这样不同语言环境的浸润下,实在上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人认知世界的能力。
从形体上说,汉字的结构是一种方块形、建筑型的结构,是立体的。它的笔划是上下左右都可以通,各种笔画几乎多和某种实物有联系,所以它的象形味非常浓。而印欧语系的文字,以希腊字母为例,它借助于菲尼基字母,它是完全符号化的。看到拼音文字,不可能立刻把这种文字跟外部自然界联系起来,因为它已经失掉了人这个主体和外部自然界客体之间息息贯通的诱导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它的书写形式造成一种回环勾连,如溪水长流斩而不断的流线效果,容易诱导人们去注重事物的联系性。故而规律性、体系化成为西方惯有的思维模式。而这种状态和语法形式共同起作用,则极大地强化了印欧语系民族对事物的表面逻辑联系的感知能力。辜先生文中提到:"抽象的书写符号和语音形式与现实世界脱节,容易迫使印欧语系的民族在更多的场合脱离现实世界来进行抽象的纯粹借助于符号的形而上思考。"
从字义的层面上说,汉字的立体结构导致汉字的总字量的有限性,不象印欧语,可以随时根据语音造出新的字(词),也正因为如此,汉字常常采用一字多义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字多用,字义就容易宽泛、笼统。既然笼统的话,也同时就可以简洁。既然简洁,就容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就有综合能力。故而老子五千言,就可表达其全部的思想,而亚里士多德则动辄几大卷著作。总之,西方语言文字的定义功能相对来说要强一点从而导致逻辑性表意精确性要稍高一点儿。所以同一种原理施用于艺术,印欧语系语言由于条分缕细的分类能力比较强,就会势所必然地走到求真求系统性的路子上去。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概括一下,印欧语系语言在局部精确上达到非常高的程度,而汉语文则在整体精确上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从语法学的层面上说,汉语言文字没有印欧语系语文那种前缀、后缀、时态、语态及性、数、格等一大套东西。故而汉语的用法比较的灵活。说是灵活,换言之,也就是没有印欧语那么的规整、严谨。中国语文语法结构过分灵活,法无定法,无法可依,也就不容易往缜密严谨方面发展;西方语文词法、语法的严谨形式则然有助于西方人陶冶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的严谨性。故而中国的思维方式,总是趋向于宏观性整体精确效果,而西方则企图达到一种微观性局部精确效果。
综合而言,汉语言文字的语音连续性较弱,而西方语言文字的连贯性显著。汉语言文字呈现立体构建感,而西方语言文字呈现线形构建感。汉语言文字的像形性更明显,而西方语言文字的符号性更显著。汉语言文字的艺术性极强,而西方语言文字的抽象符号化很甚。汉语言文字以概括性见长,而西方语言文字以精确性见长。汉语言文字以形体的因素为主,而西方语言文字则以规则的语法体系组织。这一切,都自然的影响了,甚至可以说导致了东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更亲近于自然,更注重于自然的沟通,和谐成为一大主旨。这样也就更容易产生一种情理性的思维。西方人严谨而有秩序,符号化,事物化是主流。这样也就更容易产生一种事理性的思维。中国语言文字不显著依赖于语法,故而较为的灵活,条分缕析的东西要相对少一些,容易走向兼容和折衷,因而显得稳定性强,不容易走极端。西方则相反。分条缕析,专门化,不稳定,极端主义正是西方常见的思维方式。同样的,在抽象几何形式逻辑表达方面,印欧语系语文优于汉语。但是,在具体的象形直观逻辑表达方面,汉语文优于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同时,中国语言文字的像形,艺术性,使得中国人的时空形象感更强,而四方语言文字的抽象符号,则更容易在思维中呈现一种轨迹感。"从总体上来看,汉语言文字更容易诱导出空间思维逻辑,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则容易诱导出时间思维逻辑。"
结语
本来的命题是东西思维方式的比较。但不知不觉中,便偏向了对根源的探究。语言文字,真的十分神奇,可以说,它是人类思维的外显,甚至就是人类的思维。语言文字,其实就是外部世界与人类的大脑等等感知器官相互作用。"语言文字这种非常简单的东西,它常常孕酿、蕴含着重要的价值观。"这里在对东西语言文字的探讨,是否也可以说,就是在对人类不同思维方式的探讨呢?
"一整套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的认知模式。所以你学到一种崭新的语言,等于学到一种崭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人曾经笑谈,如果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西方先哲们用的不是印欧语言,而是汉语,那么恐怕整个西方的思维史,甚至历史都将改写。
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着曲折性。东西方在共同经历了图画、象形文字之后,开始分道扬镳。人类的思维,也开始各自不同的发展。形象思维,在中国人这里被顽强的保留至今,而西方人则选择的抽象和逻辑。今天的东西方,都在为着融合,美好的憧憬着。然而,文化的异质,本源上是因为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思维必然的于语言文字互构着。另有一命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其实转念一想,一个根源与中国本身的文化,与一个根源与西方文化的概念,是否就能够很到的融合呢?甚至是这种将本体与现象相较的论证,是否就能求的答案呢?东西有别,然而差别在哪?缘由为何?融合的可能有多大?如何的融合?这一切,恐怕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从人类文化的、思维的深层要素中去考量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