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公务员相对于当地企业白领具有哪些优势?

2021-08-28 教育 186阅读

优势一: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福利远高于私营部门的同级岗位。

东北地区刚大学毕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打卡工资收入约3200,车补500,合计每月收入3700以上。此外,年终13薪约4000,平均到每月300+,因此,实际打卡月薪约4000+。公务员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按照全额基数缴纳,社会保险每月个人至少扣缴500,公积金每月个人至少扣缴400-500,职业年金每月至少个人扣缴160,免费午餐每月至少200,因此,即便按照保守算法,个人月薪扣除各种福利项目前的税前工资合计为每月至少:5260元!

可以说,这个工资对于刚毕业的平均年龄只有22周岁的本科毕业生而言,在当地已经可以秒杀绝大部分应发工资只有2500-3000的私企了,甚至可以顶的上很多中小企业中层经理的收入。

此外,从工资增幅空间看,毕业后工作5-10年后,虽然公务员无法和本地私营企业年薪20万以上的高管比,但是完全可以和本地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中层经理比较。

按照国家的最新政策,

1、公务员每两年实行全国普调工资制度,基层公务员每次应发工资涨幅约300-500左右。

2、公务员实行职级按年份晋升政策,科员工作满五年,享受副科级待遇,应发工资至少涨幅约500以上,依次类推。

3、公务员每年年度考核后实行薪级晋档政策,几乎所有公务员每年都能涨60-100元左右的实发工资。

按照以上三个政策,即便刚毕业的东北普通县城基层公务员职位一直不晋升,月工资在五年后都能够从应发5260左右涨到至少:7060元!

因此,按照税前应发工资计算,才能体现出基层公务员工资竟然能达到这么高!更何况,这还只是普通机关单位公务员,如果是公检法系统,或是大庆、大连、省城等较好的政府机关,实际应发工资至少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提高2000-3000!

总之,我们所理解的公务员只有3000多元工资和公务员系统实际的工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东北私企中,社会保险缴纳时间、比例和基数、公积金、企业年金、免费午餐、年终奖都严重缺位,私企员工所理解的工资只是应发工资,公务员所理解的工资却是实发工资,并没有比照其他补贴和福利项目,因此,才会让私企的员工对公务员系统形成薪酬福利较差的巨大误解。

可以说,在东北的私企中,刚毕业的基层员工通过五年工作经验的拼搏,也很难赶上公务员系统五年后平均7000元的工资!更何况,公务员是必然实现7000,而私企中的大部分人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东北私企的7000元以上的月薪只有大中型企业中层经理或是工科技术强人、销售强人才能实现。

优势二:极强的工作稳定性秒杀一切私营部门的岗位。

在东北,公务员的工作稳定性要比薪酬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因为,东北大部分的私企和普通国企寿命较短,受制于经济的严重衰退,会频繁发生辞退员工、裁员、破产的现象,而且这个趋势在近年来逐渐加强,让很多年轻人没有安全感。如果说年轻时被迫失业几次勉强能够承受,但是当35-60岁时,上有老下有小,作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每一次失业都很难再次找到合适的新工作,从而频繁产生中年危机。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冲击是很大的,会产生很多无法预料的个人心理疾病、家庭和社会问题。

但是公务员就不一样了,政府无论如何改革,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至少在一两百年内,政府都不会频繁出现主动让公务员下岗的现象,公务员队伍在全球各国,只要不遇到毁灭政权的战争,都是绝对稳定的铁饭碗,从来没有一个裁员下岗的先例,这是由其政治属性决定的。如果听说有下岗的现象,那也是临时用工和政府雇员,而非传统的委任制公务员。即便退一万步,政府改革浪潮再大,也不会出现类似于东北企业那种频繁发生的裁员下岗及企业破产的现象。

优势三:较强的社会地位和相对轻松的工作节奏

在东北,若非做到年薪几十万的高管职位,公务员体系的社会地位要远大于私营部门和普通国有企业给人的那种尊重感,这种尊重感带给你的不仅是虚荣心的满足,更是一种基于职业带来的自信与幸福感!

此外,公务员中的大部分基层岗位并没有企业的那种压力感和危机感,即便有也不会担心失业,不用担心企业发展前景对个人利益带来的现实威胁,心理健康指数要远高于私营企业。工作节奏较慢,法定节假日大多数都能够正常休息,双休日基本可以保障,公务员家庭可以有更多时间和资本关注子女教育,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

即便如此,东北公务员的薪酬福利也只是相当于南方发达省份公务员薪酬福利的1/3,因此,在东北,做公务员,想要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但是,东北的私企,普通国企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所谓存在即合理,大部分留守本地的年轻人在衡量风险和收益的性价比后,都走上了被迫考公的道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