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姓的近现代名人

2020-05-03 文化 257阅读

从维熙:(公元1933~今),曾用笔名碧征、从缨;河北玉田人。著名当代作家,“荷花淀派”、“大墙文学派”代表人物。 从维熙初中毕业后于195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期间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受到孙犁和屠格涅夫作品很深的影响。同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1953年师范毕业后,从维熙任小学教员。1954年出任《北京日报》文艺编辑、记者。
1957年,从维熙被划为右派,开始了长达二十一年的苦难生活。1979年平反后回京,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等职。 从维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艺术上师法孙犁。1957年之前曾出版《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两本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是“荷花淀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从维熙遭遇政治坎坷和磨难二十多年,对监狱生活有较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在新时期作品很多,其中主要有长篇小说《北国草》、《裸雪》,中篇小说集《从维熙中篇小说集》、《遗落在海滩的脚印》、《远去的白帆》、《雪落黄河静无声》、《驿路折花》,短篇小说集《从维熙小说选》、《洁白的睡莲花》。另外还有文艺论集《文学的梦》。 从维熙的作品大都是描写1957年以来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活,其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代表作。小说选取独特的角度,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监狱里发生的故事入手,正气凛然地揭露了十年浩劫时期是非颠倒,鬼蜮横行的黑暗现实。作者不是一般地揭露黑暗,事件的发展紧紧地与悼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联系在一起,因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有黑暗与邪恶,更有光明与正义。整个作品具有邪不压正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部中篇影响很大,此后评论界把揭露“四人帮”横行时期监狱生活的小说称为“大墙文学”,从维熙自然成了这一文学流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从维熙作品题材多样,视野开阔,取材于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格调清新隽永。他所开拓的“大墙文学”作品,笔墨震撼人心,格调冷峻沉郁。由于生活环境的巨变和创作题材的转移,从维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已经与“荷花淀派”分道扬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