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年纪尚幼时,在百草园享受童年的自由快乐;大家庭遭遇变故时,小小年纪便感受到世态炎凉。这样“温情”又“冷酷”的童年经历对鲁迅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读鲁迅的文章,总能够感受到“温情”和“冷酷”这两种气氛的存在。
最温情的是《社戏》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全文共有7个故事情节: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乡间的生活质朴却能使孩子们雀跃;六一公公和蔼可亲,给孩子们慈祥的爱。鲁迅幼年时候的童年快乐在这里得以体现。全文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总给读者一种温情的体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百草园曾经是“我的乐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有鲁迅儿时最快乐自由的时光。虽然,长大读书的部分,对束缚孩子的私塾教育有隐晦的批判,但从我的眼中,却也看到了作者在私塾读书时的快乐,虽然那是一种有约束的快乐。
我最喜欢的鲁迅作品就是这两篇,因为文章展现的是一种单纯质朴的画面。温情,舒适,没有鲁迅先生其他文章中的那种压抑和冷酷。
在鲁迅的另一些小说里,温情大多是稍纵即逝的。就像《故乡》。小说中回忆儿时玩伴的情景,有真实的温情——“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每一个的细节都被真实的再现,这应该有着鲁迅儿时的记忆。但小说并不想仅仅给我们童年的温情回忆,鲁迅有更重要的思想要传达。闰土的改变让“我”讶异,也让读者“失望”,这便是生活“冷酷”的力量。在这里,鲁迅小说中温情的回忆变成了现实的冷酷。再如《祝福》,祥林嫂的好运也是稍纵即逝。还有《伤逝》中不能恒久的爱情。温情总是被现实的冷酷无情所扑灭。
历来备受推崇的《在酒楼上》便是最好的例子。“‘一斤绍酒。——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棺听,一面向后窗走,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这都是绍兴味十足的文字。回望中有些许怀念,淡淡的人情味便出来了。吕纬甫关于在阿顺家吃荞麦粉的回忆,以及为其小弟迁坟的事件,虽然略带辛酸,却也透着回忆的温情。倒是用谣言逼死阿顺的人是可耻的,可怕的。这“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中,也终究是有故乡的影子,终究有回忆中的温情以及现实中的冷酷。
鲁迅小说里的冷酷还是更多。《阿Q正传》里,阿Q的爱情悲剧之后便有了新的麻烦。“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都叫进去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这样的描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鲁迅在家道中落时候,所受到的误解以及蔑视。小说中虽不见伤、不见血,却以冷冷的幽默将市井中恶的一面冷酷地展露出来。最后,阿Q的死,深刻揭露了人性的冷酷和丑恶。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战栗。未庄的这些人,鲁迅应该是有所影射的。遭遇家庭变故的他,所受到的非议和冷眼,大抵也会类似于阿Q吧。
小说《药》中,革命者夏瑜刚死,便被华老栓用馒头沾了他的血去给儿子治病。革命惨遭毒手,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还处在愚昧状态,这是怎样的悲哀。鲁迅曾经与友人谈及这篇作品,他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鲁迅就是要用这样残酷的情节,表达他的悲痛和期望。
鲁迅先生成年后的留学、工作经历以及他广泛的阅读对其写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人在童年的经历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细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仍然可以感受到童年在他心里留下的影子被带到了文章中。这样的“温情”和“冷酷”也是他独有的特色。
一个人的童年对其今后的成长乃至一生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伟人亦如此。鲁迅的童年生活被温情与冷酷交替包围,他的文字也就有花的温馨和剑的冷酷这两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