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具有表演形式简单、演出季节性强、表演风格热烈火爆、粗犷豪放等特点,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
关键词:二人转 地域文化 东北地区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从最初形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传统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名字,俗称双调、蹦蹦儿、对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是在伪满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但它一直生存于东北民间,并且常常被禁演,许多艺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到了50年代,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在新中国的文艺界得到承认,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合法生存的空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辽阔广大的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应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了二人转这一东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来看。二人转一树多枝,它的表演形式有三种,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俗称“双玩意儿”;一种是只有一个人边唱边舞的独角戏,俗称“单出头”;另一种是由多个演员扮角色同台演出,俗称“拉场戏”。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走村串户,据记载,直到20世纪初,二人转的演出还是:“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走村串店,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农户家)、打鱼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唱江边码头的茶馆、长伐木的“木邦”,唱金矿、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也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地广人稀,广袤的大平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很难有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集说、唱、舞于一体,以唱为主,且唱且舞,中间加上一些口语说词,表演时拿手绢、扇子、竹板等道具,表演过程中不时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绝活”,一些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形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体现的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这是东北地区封闭式文化特征的一种折射。
东北地区虽然广阔,但周边环境却是封闭型的,从自然地理风貌上看,北部为大小兴安岭,西部为蒙古戈壁,东部为茫茫的太平洋,与中原地区唯一的通道是山海关,然而历史上一旦出现政局动荡,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大门随时都会关闭,使得这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在这样的地域文化区域中,“外来文化”难以深入,“内部文化”也难以输出,文化交流十分困难。所以二人转自产生以来,艺术形式变化较小,发展水平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之下,形成时间大体相近的京剧,却能够在200多年前通过远在安徽的“徽班”进京,很快发展为“国粹”,而二人转尽管与北京近在咫尺,却只能在东北地区“转来转去”,难以冲破难关、传遍全国、登上大雅之堂。在这样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二人转,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封闭式特点,它只能靠自身的“自给自足”进行自我调剂,追求自身艺术要素上的“小而全”,艺术技能上的“绝”,这也是它生存的必要保证。
其次,从二人转的演出时间来看。在东北民间,二人转演出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都是在东北地区的“农闲时间”,在一年之中有两个主要阶段,一般是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开始,至第二年农历三月中旬的春耕时节结束,为演出的第一阶段,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农村挂锄开始直至农历八月初秋收开始时节为止,为演出的第二阶段。从时间上看,一年之中大约有八个月时间可以演出二人转。
演出的这种季节性特点,是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造成的。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纬度较高,属寒温带地区,一年之内大约只有120天的无霜期,农耕的特点是春种秋收。加之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大自然给了东北地区的农民以丰厚的赏赐,使得这里的农民不必像南方农民那样,一年到头都要埋头在田地里,靠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糊口,一年一季庄稼的收成,就已经够他们生存所需了。他们一年之中只有春秋两季是真正的农忙季节,而冬闲时间竟然多达几个月,所以这里的农民形成了“猫冬”的习俗,挂锄的时节也不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追求闲散和娱乐消遣。东北地区历史上开发比较晚,文化积淀较薄弱,老百姓的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休闲消遣的常见方式无外乎走亲戚、串门子、喝酒玩牌等,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几乎也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也多是发生在这个季节。在所有的娱乐形式中,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二人转这种民间演唱艺术了。因为二人转虽然形式比较简单,但在东北民间却是艺术型最高的表演形式,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具魅力的艺术享受。
东北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区域内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与南方的山区水域相比较,这里在地理上的突出优势就是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因而这里可以做到同气连声、风俗相融,平常说的“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所以,东起长白山,西至蒙古戈壁,北起大小兴安岭,南到长城山海关,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生存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语言习惯,基本上是相似的,因而文化欣赏口味也基本相同,这才使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得到流传,得到老百姓的共同喜爱。
再次,从二人转的演出风格看。二人转是一种比较粗朴的民间艺术,在二人转演出中我们看到的是演出气氛的热烈火爆,唱腔的粗犷豪放,表演的诙谐幽默,演唱的粗声大嗓,口语的村野直白,甚至加上许多露骨的说口粉词和动作,演唱过程中时常加入一些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这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等分不开。
从地理特征的角度看,东北地区平原广阔,一望无际,站在任何一处,都能看到天的“边沿”、地的“尽头”,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一年四季,季节鲜明。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人们直爽的性格。办事说话直来直去,“一杆子捅到底”,绝不会拐弯抹角,闪烁其词。[1]说话也高声调、大嗓门,毫无顾忌;从气候特征的角度看,东北地区一年之中有几个月的时间都是漫天风雪,天寒地冻,寒风刺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是东北人对冬季气候特征的夸张式描述。这使得东北人对“火”情有独钟,睡火炕、烤火盆、烧火炉、吃火锅。他们需要火一样的激情来抵御来自大自然的寒气的威逼,所以培养起东北人火辣辣的性格。
从人文积淀的角度看,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主要有满族、朝鲜族、回族、纳西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游牧狩猎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几千年来有大量少数民族在这一片开阔的大平原上游牧狩猎、驰骋厮杀。因此,勇猛彪悍,粗犷豪放,是这里生存的居民最初的文化基因。汉人的大批涌入是在清代初期,可最先来此地的却是“三藩之乱”后被清政府流放的一批罪人。后来大量流入东北的,是直隶、山东一带为躲避天灾人祸而逃来的灾民。这些人被生活所迫而到处闯荡,不免形成好勇斗狠的习性,这是东北人身上又一重要的文化基因。东北地区还是战乱频发之地,且不说历史上土著少数民族之间为争夺水草、猎物的厮杀,只看辽、金、元、清与中原汉族之间的战争,俄罗斯、日本等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等,都使得这块土地成了战火连绵的决斗场。[2]
不难看出,以上无论哪一种因素,对东北地区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因素,为了求得生存的可能性,东北人自然形成一种快乐、尚武好斗的精神,粗犷彪悍的文化心态不断被强化。在这样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生存的民众,不可能具有南方人中的那种温柔细腻,也不可能有中原民众的忠厚憨实。他们的性格必然是粗粗拉拉,风风火火,敢怒敢恨,敢打敢骂,有时难免粗野低俗。那么,作为在东北老百姓中广泛流传的二人转,具有这样的风格特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时至今日,人们对二人转各执己见、褒贬不一。贬低者说它庸俗趣味、不堪入耳,褒奖者却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个文化阶层的审美价值取向的矛盾。贬低者多是知识层、文化层的人,“文人追求‘理趣’和‘意趣’”,所以他们比较看重艺术的理性特征和教化功能;褒奖者多是民间百姓,“民间欣赏‘情趣’和‘语趣’”[3],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艺术。尽管这种争议至今没有停息,社会主流意识和文化强势力量也在不断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干预,但二人转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走红于当代民间,甚至走上了以主流意识为导向的社会艺术大舞台,这无疑证明了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研究它、认识它,还要进一步发掘整理,进而使之发扬光大,令其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