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纸钞面额有多少的?

2022-08-04 文化 1122阅读

民国时期前后流通过好几种货币,什么面值都有。

银元时代多是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的纸币。这个时期的纸币是个银行就可以发行,只要向财政部报批并缴纳保证金,发行的纸币属于兑换券性质,可以兑换银元。国家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南边的中央银行,广东省银行等。

法币时代最早是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后来加入了2元和20元,再后来因为贬值,出现了,400元

(非常奇葩的一个面值)1000元,2000元,2500元,5000元,10000元,法币最大面值只有1万的。发行初期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三家发行,后来中国农民银行也开始发行。一共四家。不过中期的时候取消了3家的发行权,改由中央银行1家发行。同时代还有关金券,也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1元关金券=20元法币,关金券面值有10分,20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50元,500元。后来因为贬值出现了大额关金券,面值有1000,2000,2500,5000,1万,5万,25万。法币发行初期为了应对辅币不足,流通不便的情况,允许各个省市地方银行发行1元及以下面值的辅币来帮助流通,发钞行多入牛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金圆券时代,最早是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后来贬值出现了500,1000,5000,1万,5万,10万,50万,100万,500万全部由中央银行发行。边远省份因为交通不便,在金圆券时代可自行发行钞票,比如那个著名的新疆省银行发行的60亿元面值的纸币

金圆券玩残了之后,发行了银元券,4亿金圆券换1元银元券。面值有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然后就跑到台湾去了。

抗战时期,日寇扶持各种汉奸政权先后成立过满洲中央银行(伪满洲国),蒙疆银行(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冀东银行(伪冀东自治政府,后撤销),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华兴银行(伪上海大道政府,后撤销),中央储备银行(南京汪伪政府),厦门劝业银行,台湾银行等等,这些银行都有发行过纸币,面值早期比较小,拿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的来说,有半分,1分,5分,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后加入了500元,1000元。还有5000元的,不过这不是日本人发行的,日本人只是做完了钞版没发行,国民党来了之后偷偷印然后发行。。。中央储备银行的后期比较大,出了1万,10万的也有但没发就投降了。

抗战胜利后,中央银行在东北地区发行了东北九省流通券,1比1兑换伪满州中央银行纸币,该券与法币的比价是1比10,即1元东九券换10元法币,最初是1,5,10,50,100,后来出现了500,1000,5000和1万元。金圆券时代取消,关内关外都用金圆券。

此外还有红色政权,也比较繁杂。比如有晋察冀边区银行券,东北银行券什么的。也有大额钞票,但没国民党那么看着过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