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心理学调查,把女士们邀请到一间房间里。过一段十年后再让一位美女进入房间,或者让一位一般的女士进入。结果美女进入后,女士们对美女的态度远不如一般的女士,带有攻击的色彩。
我身边的一些人感觉特别漂亮的女生让人可望不可及,常常敬而远之。甚至感觉一些漂亮女生就像假人,没什么青春活力的贵族。不接地气,不喜欢接触。某位人缘性格很好的女生对我说“那些漂亮女生好多家境特别好,老是有些自我优越感,而那些自我优越感恰恰是为人讨厌的。”
但我只是说我身边的事情,并没有回答你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泛泛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有一个好的结论。
况且,我身边的美女要是交际圈子小,觉得她高贵得没活力。交际圈子大了,觉得她浪。
从另一方面来说,孤立的感觉很可能是过度敏感的错觉。如果开朗的接触集体不一定就是孤立。正如《相约星期二》中,莫里说“身份和地位常常使你无法适从 只有一颗坦诚的心才能使你足以面对社会”。这句话虽然理想化,有些超脱现实,但是揭示了面对一些复杂问题可以有的的态度。也是只是一丝痕迹就让人想多了。成了用自己的逻辑代替真正的事,那么是不是真的“孤立”,就很值得怀疑。比如我身边有一种人,和他刚刚认识时常常主动打招呼,或者多看他几眼他就认为是“喜欢他”。这些就是按自己的逻辑推理的错误事实。
如果“孤立”事实的确成立。
首先,知道自己的追求,知道周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更不要陷入“追求被人理解,不被理解是痛苦”的一类的弱者文化。因为被几个人孤立和被集体孤立是两码事,被品格不高的人孤立和被高品格的人孤立是两码事。当然高品格的亲和固然要珍惜,一般人的亲和也不能践踏。很难有人能取悦所有人,自然也会被人孤立。躲不开的,所以一些人的孤立是可以辩证忽略的(如果是些连自己原则追求都违背的东西,倒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改,还是过段时间改)。
第二,打破“孤立”不是短时间的事。想要短时间就打破,从而极度放低姿态,常常会成为一个笑话,效果也不如人意,事情也没那么一厢情愿的简单。
第三,理解孤独和寂寞。孤独和寂寞不一定消极的,不一定就让人无比痛苦。
人生是一个大命题,没人能成为人生专家。我的建议可能很弱智偏颇。“怎么做”很难有一个公正标准。
最后,推荐两本书,《相约星期二》《霜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