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解析度音频也逐步走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时,这种规格更高、能保留音乐信息量更多的数字音乐文件让一部分发烧友在感受到震撼的同时,也给另一部分发烧友带来了疑惑:从日常的听感来比较,高解析度音频与CD无损音乐似乎没多大区别,反倒是更占存储空间了。
相信,不仅是发烧友有这种疑惑,还有更多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也有这种疑惑,这是为什么?下面,“影音新生活”就为大家来一一解惑。
高解析度音频的定义
谈及高解析度音频,我们当然不得不提无损音乐。我们常说的无损音乐,只是数字音乐的其中一种格式,包括了WAV、AIFF、FLAC等,比一般的MP3音乐格式所带来的音乐表现有更明显的提高。但 一般而言,所谓的无损音乐其实指的只是完整CD品质的音乐。
而高解析度音乐恰恰是超越CD音质的一种数字音频。音质的好坏与音源有着绝对关系,采样率和比特率是两项硬指标。当然,有比较才能知道好坏,高解析度音频比较的对象,就是最常听的CD音乐(16bit/44.1kHz),比CD格式的指标更高的数字音乐,才能叫做“高解析度音频”,这一点是根据日本音乐协会JEITA的定义得来。
我们所说的高解析度音频常见的编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PCM,另一种是SACD(Super Audio CD)。其中PCM的数位格式是192kHz / 24bit 或96kHz / 24bit,格式方面有WAV、Flac等。SACD采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样,采样率2.4MHz的高取样方式,是CD 44.1kHz取样的6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