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将不达标网约车归为顺风车?

2020-10-29 社会 161阅读

距离空姐在郑州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时间仅仅过去三个多月,8月24日,乐清乘客赵女士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司机钟某杀害,年仅20岁。而就在案发前一天,司机钟某还因对另一名乘客图谋不轨,被乘客投诉至滴滴平台。

身负投诉还能接单,平台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有律师认为,企业平台不光要制定驾驶员准入制度,还应对驾驶员的动态信息进行判断和警示。更有城市交通专家表示,部分平台将不达标(网约车)的车辆和人员归类到顺风车,此举完全不顾乘客的安全。屡次出现顺风车安全事件,企业平台不能再忽视安全前置机制。

专家:部分平台将不达标车辆、人员归类为顺风车

空姐遇害案发生后不久,滴滴曾公布阶段整改措施,滴滴顺风车于5月12日凌晨零点下线整改。5月31日,滴滴发布最新整改以及安全升级工作进展,整改措施中,下线备受争议的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等。此外,顺风车还在补强全程路径监测等服务干预能力。

滴滴方面称,在紧急求助原有功能(按下后上传现场实时录音,由客服监听并回拨用户电话,同时自动发送行程信息给紧急联系人)的基础上,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

在8月25日的道歉声明中,滴滴称目前顺风车仍处于整改期间。至于整改后续由谁验收,验收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还不得而知。

“保障乘客安全再强调也不为过,短期内网约车出现几次重大案件,可见是行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至少漠视规则和规定。也是对乘客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周铭认为,平台按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制定对驾驶员审核的相关制度,不光是入行的准入,还应有驾驶员平时动态信息的汇总、判断、反馈、警示和禁入相关规则,有些是针对驾驶员,有些是服务方面。比如驾驶员是否被投诉,是否有不良行为,是否诚信等。平台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及服务机制,驾驶员的诚信制度、相应的行业保险制度,还有与当地公安交管部门等链接机制。

在周铭看来,平台对一而再发生的事件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平台如仅定位在撮合交易、便利和生意的角度,将对乘客出行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监管管理部门应对涉事单位进行整改。“平台不是规避责任的避风港,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加大对平台的规范和处罚力度,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屡次出现顺风车安全事件,企业平台不能再忽视安全前置机制。”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顺风车原本是一种受鼓励的出行业态,但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企业平台在借顺风车之名,行非法网约车之实。

“多数城市对网约车都有法律法规,准入门槛,安全前置机制,但顺风车,实质不属于盈利的运输服务,是司机本来就要出行,和乘客分享一段路程,分享这段路程的油费,不能计时收费。目前,很多地方的顺风车不受网约车相关准入许可的管理。” 徐康明说,部分平台将不达标(网约车)的车辆和人员归类到顺风车,此举完全不顾乘客的安全。

出事了怎么办?“他们总是采用后赔付机制。对人的运输,出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必须安全前置。”徐康明认为,顺风车的所有车辆和人员,平台应该数据对接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意义上要事先报备。同时,企业平台完全有能力甄别真正的顺风车司机。“如果一个司机每天出行次数过于频繁,并且出行路径不固定,基本上可以判定,他是在做网约车,很有可能是非法网约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