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020-08-31 教育 70阅读
反者道之动 人活着就是在解决问题,你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解决问题。我们因为要解决问题,所以才定义了名字,我们说好,是因为有坏,而且我们希望获得好,背离坏,我们是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才创造和“好”,“坏”这些“名字”。其他的所有长短,高低等概念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创造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高了和低了引起了问题(问题可大可小),我们根本不会创建这些名字。
所以,名字是因为问题(而产生)。问题一旦解决,名字就会失去其价值。所有人都能考试都能得90分以上,你还在那里说能考90分的是好学生,这完全没有意义。你养猪是用来吃的,你关心这些猪是上午出生的,还是下午出生的也毫无意义。
我们用“名”来形容一个东西,仅仅是形容“道”的一个切面,能精确描述“道”的,只有“道”本身,我上面画的那两个二维的图你用文字都表述不出来,更不要说现实中那些3维的,有不同质感的,不同材料的,不同颜色的,不同气味,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无穷无尽维度的东西。
名字,并非是道本身。我们要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必须把眼睛盯在道上,而不是盯在“名”上。所以,我们要的是虚心实腹,放掉那个名,专心看着道。这个需要很大的战略耐性,类似这样:
这就叫虚心实腹。名不是追求的对象,名是暗暗评估的对象。但大道甚夷,而人多好径。搞定道不容易,搞定名还是很容易的,这就会变成这样:
所以你追求那个名,就会失去那个道。你追求“贤”你会失去实际的“贤”,你追求“孝”,就会失去真正的“孝”。你强行去压迫那个名字定义的指标,只会让名字的语义本身发生改变,并不会解决问题本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搞绩效主义不成功。软件企业追求代码量,工程师只会给你更多的烂代码;追求UT代码覆盖率,就会发现更少的Bug。因为把力量作用在名上,劣币一定会出来驱逐良币。用名来作为驱动力,虚心实腹者一定无法和直接求名字的人竞争的。当领导者通过名去推动这个系统,这些系统就一定会“失道”(失去最优解)。这就好比你用竹竿去撬动一块大石头,慢慢加力,就有可能成功,因为你的作用力是在石头上的,但如果你急速用力,只会把竹竿撬断,这时力是在竹竿上的,不是石头上的。求名,只会让道背离名,而不是让道跟着名走。
反者道之动,是个非常Solid的论断。求什么就会失去什么。领导者可以使用口号,但这个口号一定不是你真正要评价的指标,因为被直接使用的指标,一定会和想要得到的那个目标是相反的。
弱者道之用的直观解释是这一段: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直接的理解是,“完满”的东西,要去掉一块,才能用。推广开,你如果建立一个团队,你要让别人进来,你就要空出一块,让别人能发挥作用,那个人才会真正对你的团队有输出。有能力的领导者,总是表现出弱的一面,才有可能在团队中不断引入有能力的人,如果总是处处强,而真正的“强”必须是可以取代别人才能叫“强”吧,但如果你强到可以取代别人了,又何必要团结别人呢?你自己弄不就好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