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医疗方面通过大数据是否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2022-04-19 科技 126阅读
(一)发展条件日趋成熟
个人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迅速增长,卫生总费用从2004年的7590.29亿元,到2014年的35312.40亿元,10年内增长近4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老龄化日趋严重和亚健康问题,健康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亚健康人群占比已超过70%。

企业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强劲迸发。药企、险企、医疗硬件厂商、互联网平台等企业亟需借助大数据应用降低成本并提升经营利润。

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机构亟需以医疗大数据重构医患关系,效解决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及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2015年医改政策频出,国务院医改办以及卫计委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远程诊疗、社会办医、医药电商的进程。破除以药养医,解除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医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猛,2014年我国医疗机构IT支出达261.2亿元,为智慧医疗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二)医疗云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各地各类医疗云平台布局全面、层次丰富,在建设主体和运营模式上也形成了政企合建、市场运营的良好局面。我国智慧医疗云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以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等三大数据库为支撑,并通过平台支持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六大类业务应用,正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的四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三)医疗大数据来源多样化且快速增长
我国医疗大数据主要由医院临床数据、公共卫生数据和移动医疗健康数据三大部分组成,各数据端口呈现出多样化且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四)智慧医疗与大数据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各类企业以医院、医生、患者、医药、医险、医检等入口,纷纷布局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在医院信息化、可穿戴设备、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医药电商等行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五)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加快
医药电商助推医药分开;在线问诊导诊重构传统医患关系;远程医疗助力分级诊疗;智慧医疗与保险融合创新发展。

(六)各地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建设呈现多层次阶梯式发展格局
初步形成了应用先行区、特色应用区、初步应用区、发展起步区等四大类。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