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埋葬习惯

2020-09-09 社会 763阅读
阿坝州有十三个县,两个主要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地在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上都有不同的礼仪。
藏族:
州内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4种。此外,塔葬也是在藏区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
当病危的人将咽气时,家属应迅速通知还在远方的家庭成员回家,并向本氏族的各个亲属讣告,使他们赶来吊丧、同时请一名本地区有声望的活佛前来念“超度经”,日夜陪伴身旁。死者尸体尚未僵硬前,由有经验的几位男人,将尸体用绳捆缚,使膝嘴相连、两手交叉于腿中,再用白布裹好,或将尸体绑成蹲坐式,用棉花蘸上事先泡好的香柏枝水,轻轻擦洗死者全身,然后把嘴巴和眼睛轻轻合拢,使之紧闭不得张开。死者若是男性要剃净头发(一般在几天前就剃好),若是女性,则要重梳发辫,最后用白布裹足不前之,置放屋角。听从前来念经的和尚指点入殓,或只将尸体放在室内或帐篷内,前来为死者诵经的和尚上可多至几十人,少则几人,根据家境经济状况而定。
念经期间及死后的49天内,死者家的经堂里不但是和尚念经的地方,并在长条木神桌上点大小不一的佛灯,祭奠神灵。在家停尸,一般是3至7天,不能停放双日出殡,热天只停3天,冷天富有人家请和尚诵念七七四十九天经,尸体也停放同样天数。
和尚进行诵经祭奠时,家庭成员及亲友要跟在灵柩前叩头、念真经,祭奠期间,不挂挽联,不写灵牌位,也不披麻戴孝,不穿戴华丽的服饰。祭奠死者的仪式到后期,由活佛主持,把全村人聚在一起,为死者念八字真经(系本波教的真经,音为嗡吗直门叶三来邓)或六字真言(系格鲁派“黄教”真经,音为嗡吗呢白唛眸),死者家属要进行布施,如煮米肉饭,藏语称“土巴”或散发糖果之类,意在代替死者积德行善。
在活佛的主持下,其他和尚高诵经文并各执其乐器,如唢喇、锣、钵等,诵经奏乐同时进行,气氛庄严、悲哀。在此仪式上。布施的钱财越多越好,说明家属对死者尽了孝心,对确经和尚不仅给优厚的酬金,还要食宿款待。在死者家里,祭奠仪式完毕,由活佛占卦确定送殡时间、地点、及用何种葬法,家族就准备送葬事宜。
天 葬:通行于牧区,是将尸喂鹰、由活佛或喇嘛卜卦确定送葬时间后,由死者亲人或家族人员背尸或用牛驮到天葬场,送葬队伍前要点香引路。到了天葬场,首先由前去的喇嘛煨桑、念经,天葬师将尸体仰铺于地,由喇嘛口中念念有词,在死者的腹部或背部划上象征性的几刀,然后才由天葬师将尸分割成块,投以喂鹰。天葬场上,直接亲属一般不来参加解尸分骨事宜,来的人也不多,多至十几人,少则几人。对于盛行天葬的牧区、人们特别重视保护天葬场周围的鹰鹫,因为这种鹰除吃人尸外,不吃任何小动物。
火 葬:在藏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葬仪中也是最为考究的葬法。它的主要对象是活佛、大堪布以及高贵的著名人士,一般平民不得使用。但农区一带,对患传染病死亡、凶死、上吊等非正常死亡也实行火葬。
每个村寨或部落都有一二个火葬场,活佛和非正常死亡的火葬场不同;活佛的一般卜卦测定为圣洁的高地,而非正常死亡的在地势较低的所谓不净之地。属正常死亡的男、女葬场也有区别,男的多在上坎,而女的多为下坎。送殡时间由活佛事先卜卦确定,确定火葬,村寨男性提前一二天在火葬场用土坯或草皮垒成四方形平台,一般高1米左右,下有通风口,把砍来的易燃木柴,有规律地重叠架放于平台上。
送殡一般在早晨5、6时,将尸体棺材由一人背或2至4人抬至火葬场,因棺材两边捆有两根长杆。路上由一位喇嘛开路,送葬者要护送至火葬场。到了火葬场即解开死者绳索,将棺木放在已架好的柴堆上,面向西方并在尸体、棺木上浇上酥油。火化仪式一开始,几个和尚盘坐旁边高诵经文,送葬者也要高念真经,并把抬棺的木杆及其他用具烧掉。火化到尸骨成灰,如火趁风威,越燃越旺,尸体化净被认为吉兆;若火忽明忽暗,时间拖长则认为不吉利。
火化完后将骨灰收起,或到高山顺风抛撒、或到江边、桥头抛于水中,或装在罐内埋在地下。火化的人们回来,受到死者家属的盛情款待,大家饮酒用餐,以表示感谢和慰劳。请来的和尚头几天昼夜念经,葬仪完毕只是白天念经。对活佛圆寂,和尚们无报酬地念诵经多日,以示怀念和敬重之情。对非正常的死亡者,家属特别重视念经超度。
在实行火葬的地区,人们认为火葬后有一种邪气,第二天会落雨。
土 葬:一种流行于州内邻近汉族农区的葬式。草地牧民,一般只有患麻风病而死、凶死、吊死等非正常死亡才实行土葬,对土葬怀有惧怕心理。而农区则受汉文化影响,以土葬为主,只有患传染病死、小儿病死和非正常死亡的人,才实行火葬和水葬。
土葬前,先将裹好的尸体放进棺材,装牢、防止摇晃。棺材分坐、卧两种,坐棺较为普遍。它是把捆绑成一砣的尸体装棺,因此较小,二人可轻轻抬走。棺材用纸和墨,装饰一番,富裕人家要请来能工巧匠,绘刻细致精巧的图案,涂上彩漆,有的在棺木上涂上黑漆或墨汁;有的剪好各色金箔纸图案,对称地贴在棺木上面。
棺材用事先准备好的两根长木桩,拴在两边,形似棺轿,四人抬行。经活佛卜卦,在指定地点掘好墓穴,到送殡时间,亲朋好友到死者家中为死者送行。村寨里男人和亲戚也来送,埋进掘好的墓穴,盖土埋好,用泥土堆成圆锥形土包,上插一杆印有经文的幡旗,将家里带来的各种供品,抛撒四周。完后,送殡人回到死者家熏身、洗手、接受款待。
塔 葬:塔葬是将火化后的大活佛之骨灰,装在精制的罐或木箱里,建造塔阁,深藏塔中、有的地方待大活佛圆寂后,使其尸体盘坐,并用药粉、香料等涂在接受净洗的尸体上,让尸风干,保存下来放于灵塔内,作为供奉和永久纪念。大活佛的葬仪隆重非常,参加者不仅有全寺僧人,下属各分寺的全体僧侣,还有四周同教信徒参加,并举行一系列繁琐而庄严的仪式活动。
塔葬分金灵塔(即塔外金箔包裹)、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泥石灵塔及现代的三合混泥土建造的灵塔。灵塔的规模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现较常见的是那种大小不一,四棱或六棱形的水石泥结构的灵塔。
水 葬:主要为居住在江河边的藏民所实行,一般藏区只有儿童死后才实行,还有一些乞丐及经济地位十分低下者也使用水葬。
水葬时,将尸曲膝圈身装入木匣,抬到江河急流处,打碎木匣将尸投入。有的将尸节节肢解,投入洪流中,还有的用白布裹尸,将整尸抛进江中,这是较为省事的葬法。水葬毕,要在岸边插一杆印有经文的幡旗,以示对死者的祭奠。
不管使用何种葬法,举行丧葬仪式后,要买来白、黄、红布上印有各种使死者的灵魂超度,为家里避邪挡鬼的经文幡旗。这种经幡宽20~35厘米,长3米左右。在其边角上缝一长绳拴在长木杆上,插于死者家的房前屋后和葬地周围,以示祭奠和超度。
对为死者念经的和尚,根据时间长短,给予报酬;为使死者亡魂早日升天,还要向大小寺院活佛进去丧礼,大至牛、马、金银首饰,小至一般常礼。富有人家办事,至少花费三五百银元。现在牧区富有者也要花去二三千元。
如死者绝嗣或长期生活在寺内,其全部财产经当地族长或亲戚出面商议,所得款全捐给寺院,由寺院给死者念经并为其办理丧事。
每年到了亲属去逝的周年日,家属要为其念几次大经,尤其对父母更为庄重,表示怀恩不忘。
羌族:
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岩葬、水葬几种。火葬是其传统葬俗,每个家族或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坟场,用石砌围圈,往往有碑记载姓氏与开始设立坟场年月。目前仍盛行火葬。60岁以上正常病故,认为是寿终归天,要唱丧歌,举行火葬。也有遵老人遗嘱是否选择火葬的。凶死或传染病死者则必须火葬。婴儿死后装小木棺置于岩洞为岩葬。也有的死婴装棺放入河水中飘走称为水葬。
火 葬:火葬是自古相传的丧葬习俗。《吕氏春秋·义赏》说:“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果,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逸篇说:“羌人死,焚而扬其灰。”解放前,茂文县以北的一些地区仍行火葬。其他地区因汉族的影响已改用土葬。惟凶死、传染病及其非正常死亡者仍用火葬。葬法是在人死后三天进行火化。火化前须请端公诵咒,然后抬棺至本族的火葬场。那里设有一座可以移动的小木屋,内供奉本族历代祖先的神位,葬时将小木屋移至他处,而置应葬的棺木于其地,然后四周堆放柴火连棺木火焚。这时死者亲属围坐号哭、并唱孝歌、跳丧舞。焚化之后,将骨灰埋在地下或封在崖穴中。在茂文羌族自治县雁门乡一带,一姓有一个火坟,一个村有几个火坟。这些火坟位于村寨附近,系用木板搭成房屋形态,约五尺见方,有小门,人死后连棺材一起焚烧,烧毕取骨灰由小门投入火坟。有的地方是数姓共一个火坟。
土 葬:土葬是羌族较为古老的一种葬法,这从战国以来的岷江上游石棺土葬墓群的发掘中足以证明。清朝以来土葬更为普遍,各个家族有自己的墓地,流行汉区传来的木棺土葬。
土葬近年来受汉族习俗影响,由火葬改为土葬族。,葬仪大体与汉族相同,人死鸣鞭炮,孝子披麻戴孝,众亲吊丧,请“许”念经跳神,设灵堂,昼夜点清油灯,由“许”看风水择墓基,寨人帮助料理丧事,棺木入土由“许”或老者指导停放,用泥石垒坟。但羌族在土葬时送葬者须跳“芝舞寿”(一种丧舞)并唱丧歌。
岩 葬:婴儿死后装小木棺置于岩洞为岩葬。
水 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实行水葬的主要是居住在江河边的农牧民。其他地区水葬的则是除儿童外,主要是一些乞丐及地位十分低下者。
阿坝州水葬程序:水葬时,将尸体曲膝圈身“坐化”后装入“灵轿”(或叫龛棺),抬到两河交汇急流之处,打碎龛棺将尸体投进河流中。有的将尸体节节肢解,再投入洪流中。还有的用白布裹尸,把整尸抛进江中。水葬完毕,送葬者要在岸上插一杆印有经文的幡旗,表示对死者的祭奠,祈盼早日灵肉分离,生命轮回。在甘孜州的部分地区,水葬较普遍且有各自的特色。如甘孜州雅江县的日依一带,当人死后,马上要在死者的腰脊上砍一刀,然后头脚相选捆好,头脚朝上地放入背兜之中,口上挂一块黑布,当天被人背去丢入河中。死者家属在大门口挂个嘛呢旗,葬仪就这样简单明了地结束了。
大 葬:葬仪特别隆重的叫“大葬”。大葬最早是对民族、家族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举行的一种最高规格葬仪。近世以来,殷实之家都办“大葬”。大葬一般历时三至九天,先由“释比”做几天法事,最后一天,客人才参加。届时由一名有威望的“释比”,身披牛皮铠甲,右手执刀,左肩挎枪,枪头挂一牛舌,带头歌舞,歌词内容是赞颂祖先功绩;紧跟着八名“释士”,头戴面具,右手摇手皮鼓,左手摆铜铃;跟着还有八名较亲的家族成员,也都戴面具,敲羊皮鼓;后面一百人以至更多人右手持刀,左肩挎枪,枪缠彩色飘带,排成一字长蛇阵,边唱边舞。先到火坟场转三圈,将飘带撒于坟地敬献祖先。然后到坝子转圈歌舞,有时扮演对阵战斗。最后,所有参加大葬礼的其他人也要到火坟绕场三圈,以示悼念。规模一般少至数百多则千人以上,皆携酒、粮食、牛、羊、猪等肉类为礼,丧家设大宴款待。这种丧葬习俗花费甚大,解放后鲜有人为,现在的葬礼普通简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