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的发展轨迹

2020-05-24 文化 155阅读

时针倒拨至2000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9月,旗下子报《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份大关;10月,一份新生子刊《特别关注》悄然面世。
如今,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全国惟一的“双百万”报业集团,而支撑起这一殊荣的,正是这两份发行量惊人的子报子刊。
省委宣传部指出,《特别关注》潜移默化地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观,是主流媒体在大众通俗读物市场的有益补充。《特别关注》向中国优秀期刊《读者》学习,立足于中年男士这个独特的人群,体现出自己的办刊特色,值得肯定。从2004年起,湖北省已把《特别关注》列入湖北八大期刊系列建设工程。
作为社会价值的守望者,坚持高雅的阅读品位与扩大刊物的发行量是《特别关注》不懈的追求。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罗以澄教授说:“《特别关注》杂志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期刊导向性与受众普适性的良好统一。文章的可读性很强,既叫好又叫座,实属难能可贵。”
河北省衡水市邮政局的同志则反馈说,《特别关注》是该局主推的8种重点报刊之一,2004年,他们开始抓订阅,一起步就达到4000多份。他们认为,《特别关注》集知识性、趣味性、幽默性、可读性于一身,让人百读不厌,可以说“读《特别关注》永远不乏味”,是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一本好刊。
在《特别关注》发行量只有30多万份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主编彭长城鼓励说:“《特别关注》发行量过100万份没有?我期期在看这本杂志,她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知音》杂志社社长胡勋璧说:“报人办刊多像报,我看《特别关注》杂志办得很像杂志,是本好杂志。”
2005年5月9日,《特别关注》迎来一个历史时刻,发行量突破100万份,这也是中国近15年来新冒出的首份百万大刊!中国期刊协会会长、期刊管理泰斗张伯海不吝溢美之辞,称之为国内“期刊黑马”。
谓之“黑马”,言外之意是她的成功出人意料。《特别关注》人却并不满足这一称呼,他们更愿意做一匹“千里马”,向世人宣告其成功乃情理之中。
国内期刊业发展有一条定律,发行量跃过百万份后,会承受难以抗拒的震荡。分析全国读者熟知的两大知名期刊发行走势图,人们发现在突破百万份大关后,发行量均迅速下跌,分别经过6年和5年的徘徊,才攀升至原有的高度。
《特别关注》打破了这一定律:2005年年底,发行量达到140万份,2006年5月,发行量达到150万份,当年年底,发行量一举跃升到200万份。据了解,单期发行量仅次于《读者》,位居中国第二。
2006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走进一位憨厚却不失精明的年轻人——《特别关注》主编朱玉祥。这天,他激情又不乏理性,谦虚又透出自信。在与主持人的交流中,《特别关注》的办刊宗旨、经营策略、管理模式均一一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千里马”的潜质已经显露于超常的发展轨迹中。《特别关注》现象正在引起国内期刊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