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铁二号线与六号线在此交汇,市政府决定对海珠广场进行改造。据介绍,总面积4.14公面的广场南侧将创造面对江面的开阔空间,使在广场上的人群能领略珠江美景,广场草坪上点缀着大树,绿化率将达60%;西广场将结合地铁上盖设半下沉广场,并从海珠桥下穿过,广场东西两侧被海珠桥分割的状况将会改变,届时游人可从下沉广场自由穿越海珠桥下。设计还保留了广场“心”形外轮廓、解放军雕塑,同时在半下沉广场的侧壁设“珠海丹心”主题雕塑;并结合地铁建设,在圆形半下沉广场的中心利用半球状玻璃穹窿作为地铁上落口上盖,旁有环形水幕,隐喻“江畔明珠”的城市新景观。
广场内绿草如茵,植有棕榈、红棉等乔木,整个广场富有亚热带特色。1959年,广州解放纪念像在海珠广场时的形象,肩挎小米袋,一手紧握步枪,一手捧着鲜花,微笑着凝视远方。像座刻有叶剑英的题词“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解放纪念”。
1962年,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像以“珠海丹心”被评为羊城新八景。设计者:林克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回国后为广州城市建筑设计立下汗马功劳。从海珠桥起,沿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这条长达12公里,贯穿南北的广州中轴线,是广州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有赖于林克明的直言与独特的设计眼光。广州市政府是林克明的另一扛鼎之作,其建筑风格、造型方式都是在“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下进行的。中山文献馆是林克明回广州后首个负责设计的项目,也是他第一次运用传统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