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不论处于何种经济运行方式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价格始终具有放大效应;在封闭经济或对外开放条件下货币供给率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下降,从而促使投资增加,扩大总需求。
一、价格的放大效应是否主要由于货币供给量快速增长的结果。众所周知,价格的放大效应体现在通货膨胀上,而通货膨胀主要源自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存在通货膨胀偏倚现象。引起通货膨胀即价格水平的提高有很多潜在来源,但只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才有可能导致价格水平持久地增长。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要求总供给的不断收缩和总需求的不断扩张,给定技术进步,总供给的收缩是不可能的;政府购买和税收变量在实际中存在极限,不可能存在源自政府购买增加或税收减少的总需求的不断扩张,因此只有货币供给量能以任何速率增长,从一些通货紧缩期间的大且为负的货币增长到恶性通货膨胀期间大且为正的货币增长(罗默,1999)。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在决定通货膨胀时起着特别的作用,是价格水平持久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故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价格始终具有放大效应。
货币供给率的增加会导致名义利率的下降,这种货币扩张对名义利率的负效应被称为流动性效应(Liquidity effect)。由于现实经济中价格具有刚性即不完全灵活性,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降低了名义利率,流动性效应进一步降低了真实利率,从而促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得到扩大。
二、从横向比较来看,不论何种经济运行方式,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初始(短期)效应是有效的,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效力要弱于封闭经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以价格、工资存在刚性这一假设为前提条件的,价格、工资的缓慢调整具有很大的产出效应。但如果价格、工资的调整速度加快,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较小,其效应更多地释放到价格的涨高上,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范从来指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价格、工资由于政府主导和制定因而其变动较小,基本为刚性,易形成低工资水平和企业对价格缺乏弹性的局面。这样,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其有效性得到增强。
当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以政府主导的价格、工资形成机制开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企业对价格的反应变得更加灵敏,能够及时做出最优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价格刚性存在的载体渐近消失。这样货币政策有效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日益瓦解,最终货币政策效力相对于封闭经济条件下有所减弱。
为更好地考量一国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效力的关系,我们可把视野扩展到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分析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对产出、价格及利率的影响。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外客观经济变量成为制约一国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在处理货币政策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其所面临的使命扩大了:由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转向了内外经济的均衡发展。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政策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得不从原来以计划性的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控制为主。同时一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存在“溢出效应”,会影响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相互输出现象,不仅影响到本国货币政策的效力,也会增加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国际经济的均衡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还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这个动态调整过程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短期和长期的效力问题。于是,我们从命题一至命题四还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用的结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扩张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产出会增加;在长期内,货币扩张政策的效力是中性的,即产出增加只是暂时性的,而价格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