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拿的那把刀长啥样

2020-06-13 综合 169阅读
关羽青龙堰月刀
全长:250厘米(东汉一丈五寸)
重量:1826克 (东汉八十二斤)
材料:钢铁、青铜、木、大漆
工艺:煅打、铸造、浮雕、錾刻、鎏金
纹饰:龙
色彩:金、钢铁色
特点:威武、高贵
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演义》出现的第二把兵器,然而却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甚至被尊崇为中国古代第一冷兵器,可谓威力无比,出神入化。原因十分简单,其持有者是中国人长期顶礼膜拜的对象——武圣关羽。在传说世界里,青龙偃月刀几乎与关圣融为一体,而听说过关羽的人,无不认为他理所当然应该使用这把刀,因而青龙偃月刀又被简称为“关刀”或“关王刀”。虽然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前文已有澄清,但是,在万古流芳的英雄事迹中,青龙偃月刀既然已经和关羽一起,成为不朽的神话。我们也不妨在演义里再现这种逝去的神兵,在感受青龙偃月刀的无比威力和不灭灵魂的同时,追怀在那崇尚武力和忠义的烽火乱世中盖世英雄的宏伟战绩。
偃月刀,原称“掩月刀”,最早见于《武经总要前集·器图》。《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初期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军事和兵器大百科全书。书中“刀八色”章节共绘制了当时军队中使用的八种刀形,除手刀为短柄武器外,其余七色均为长杆刀,包括“掩月刀”。根据图式,“掩月刀”之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刀八色”中的“屈刀”、“凤嘴刀”与“掩月刀”形式相仿,当时虽有细分,在后世则基本以“偃月刀”通称这一类带背刃的长柄大刀。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过笨重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和卤簿的仪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膂力的道具。
《三国演义》中对于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和刀的样式,仅一笔带过:“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这里的冷是描写刀刃发出的寒光和杀气;艳则指刀身在太阳下反射的光芒和花纹,还暗喻鲜血迸发的艳红;锯则指刀背的歧刃如锯齿。所以为了表现出这把本已久藏在世人心目中“战神”的武器,除在“冷艳锯”三个字和重量上做文章外,我们几乎研究和对比了所有宋元明清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偃月刀实物,还参考了大量兵书、话本、绘画甚至塑像上的刀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