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做云计算那么艰难,为什么后面其他公司很轻松就拥有了云计算?

2020-09-01 科技 126阅读

因为阿里云和其他云有本质不同,但都是现实选择。阿里云,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计算品牌,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创立于2009年,在杭州、北京、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机构。2010年,阿里云对外开放其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服务能力。用户通过阿里云,用互联网的方式即可远程获取海量计算、存储资源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截至2014年6月,阿里云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40万,遍布互联网、移动APP、音视频、游戏、电商等各个领域。根据IDC调研报告,阿里云是国内最大的公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基于新一代的云平台远程部署系统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和开发者的首选。2013年以来,对风险最为敏感的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始上云。阿里云专门搭建了面向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的金融云。随着云计算的安全性、稳定性不断地被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央企、大型民营企业纷纷开始拥抱云计算和大数据。2014年12月,12306网站75%的余票查询系统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以分担春运流量洪峰带来的压力。


国内只有两种云。目前国内云服务有两种。第一种,是阿里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阿里云,是从底层操作系统(飞天)研发起来的。第二种,是拿来的云,是基于OpenStack等第三方软件搭建的,如腾讯云、华为云等。前者需要巨大的技术投入,后者则轻松很多。OpenStack类似于安卓。201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Rackspace这家云服务企业,将合作研发的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向全球共享,云计算服务的门槛因此迅速降低。OpenStack相当于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63661安卓系统,小米用安卓系统卖手机、华为腾讯用OpenStack做云服务,都可以商业变现。由于门槛低、技术天花板也低,竞争非常激烈,华为和腾讯依靠的是集团化资源支撑,才能大浪淘沙生存下来。


阿里云有远见和潜力。阿里云具有先发优势。阿里云的成功与王坚在马云面前极力争取密切相关,与马云长远的眼光与判断有关。阿里云也确实是阿里工程师的命换来的。2010年马云把阿里云作为基础设施服务,极力宣传时,李彦宏和马化腾都一笑而过,华为在当年虽然提出云规划,但看不到效果就搁浅了。9年之后,阿里云跑在前面。自主可控能走得更远。阿里自主研发了云操作系统飞天,开发了数据库OceanBase、物联网平台Link人工智能 ET大脑等,正在研发AI芯片NPU。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迭代,有了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兼容性、扩展性。阿里云飞天云操作系统经过了多年的商业实践,政务、金融等核心业务已经上云,经历了天猫双十一、远程直播等考验。飞天系统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230多万用户,全球60%以上的客户都将核心业务与数据交给前几名云服务厂商,他们都是自主研发的云。所以,阿里云的市场潜力还很大,在国内的规模也超过腾讯、华为。


两种云都是现实选择。两种云的现实选择。阿里是要站在技术制高点,华为、腾讯看到云计算的变现潜力,才纷纷入局。说实话,OpenStack不太适应公有云,有版本混乱、功能不全、兼容协调不足等问题,但是从技术角度实现商业化、建设生态、满足需求,是最快捷、最直接的选择。从零起步,华为、腾讯时间耗不起、市场等不起,OpenStack很难用,但就像一个二手车,改造一下先开起来,服务自己的战略。拿来主义有硬伤。基于OpenStack的云,缺乏核心技术支撑,难扩展、版本多、分支杂、稳定差、故障多,跨厂商迁移升级比较困难,软件模块出自多家,缺乏统一规划和一致性,很多项目都成了“烂尾”。思科和 HP也抛弃OpenStack,退出公有云或者自主研发。而华为云、腾讯云还是基于OpenStack建设公有云,未来挑战和机遇都很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