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如今的瓷砖不仅花色款式多样,而且品种也是越来越多,比如釉面砖、通体砖、玻化砖、微晶石等等,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家庭客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装修中。同时,瓷砖的铺贴工艺也在不断的更迭改进,从最初的水泥砂浆点粘,到后来将水泥砂浆均匀抹在砖的背面铺贴,再到当下热火的薄贴法铺贴,但仍然避免不了瓷砖空鼓、脱落的情况。
施工工艺造成瓷砖空鼓
湿铺很容易出现瓷砖空鼓现象。湿铺时,由于水泥砂浆中水分较高,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水分渗透到基层,干燥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空洞,地砖与基层之间不能充分粘结,就会出现空鼓。
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瓷砖空鼓
瓷砖铺设在装修施工中是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人为原因,也会造成瓷砖空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没有经过彻底打扫,上面还留有浮土或沙粒等,水泥砂浆铺上后实际上是与浮土沙粒粘在一起的,并没有与基层结成一体,日久则容易出现鼓现象。
(2)基层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的凝固过程中少不了水,所以如果基层不湿润,就很难与水泥砂浆牢固地凝固在一起。
(3)垫层砂浆铺设太厚或加水过多,或者没有完全压实。
(4)瓷砖背面浮灰未刷净,或用水湿润的不够,影响粘结。
(5)铺贴后瓷砖与基层没有完全干燥(一般需要1~2天)就收到外力作用,如在上面走动、敲击等而使瓷砖松动、脱落。
总之,墙面基层及瓷砖背面处理不净、有污渍浮灰,或墙面浇水湿润不够、瓷砖用水浸泡不够、水泥砂浆质量不达标、配比不当、施工粘结不实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就是瓦工的责任心。
偷工减料导致瓷砖空鼓
一般装修队伍为了省时省料,往往只在瓷砖的四角抹上砂灰,然后把瓷砖铺上。刚铺上,由于四角固定,所以瓷砖看起来也很牢固,但瓷砖下方中间并没有砂灰,日久天长就会因为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瓷砖空鼓的情况。
环境及季节原因造成瓷砖空鼓
由于季节的变化,铺贴后的瓷砖在水泥砂浆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就会致使砂浆里的水分不能完全渗干。当温度上升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瓷砖与基层之间就会出现空洞,继而松动、脱落,形成瓷砖空鼓。
形成瓷砖空鼓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外力作用、地砖变形、劣质水泥等材料的质量问题都会使地砖产生空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