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2020-06-11 社会 216阅读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和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增强大学生成才们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到这几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第五,学习方面我们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我们大学生应自觉培养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然后,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我们要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搞清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要守法。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要护法。我们要敢于扶正祛邪,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努力为他人、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想只有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增强法制意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