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好玩吗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一进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达摩祖师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地断臂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中供奉毗卢遮那(即法身佛)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壮观,值得一游。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湛,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少林寺塔林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古塔建筑群,是古塔建筑群世界之最。从塔林北行约一公里,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景色幽雅秀丽,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价值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祖师像。从初祖庵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曾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殿堂山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大雄宝殿嵩山少林寺彩绘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楼廷钟楼和**钟楼和**,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龙庭”及方丈室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达摩铜像,东侧立有弥勒佛铜像。墙上的一幅“达摩一韦渡江图”,画面布局合理,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细腻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此外还有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等,但尚不对外开放。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另外在少林寺大门口还有一座少林武术演义馆,里面有武术表演,表演时间为整点:下午3点、4点、5点;每场表演30分钟,不需要另外付费。亭阁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初祖庵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据少林寺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门、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塔林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少林寺景区位于嵩山西麓的少室山阴,由少林寺、塔林、初祖庵、达摩洞、二祖庵、永泰寺、少室阙等著名景点组成。四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翠柏蓊郁,景致幽雅,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AAAA级景区。塔林位于少林寺西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现恶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达摩洞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达摩洞称为达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长恒县人苏民望题刻七绝诗一首:“西来大意谁能穷,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达摩洞应自欠圆通”。另外还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测,相传达摩洞左为“火龙洞”,在达摩到来之前火龙居于洞中,自达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龙经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称为养龙崖。其他永泰寺永泰寺,原名明炼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始建开于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因孝明帝的妹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唐代更名为永泰寺,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也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寺内现存众多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价值最高的,当属永泰寺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泰寺塔永泰寺塔位于寺东北的山坡上,塔因寺而得名。该塔虽然没有留下年代铭刻,然而其建筑形制具有典型的盛唐时期建筑风格。永泰寺塔系单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塔身南面辟券门,塔身之上为11层密檐,各檐外轮廓的连线呈明线的抛物线型。其精美的造型,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唐塔塔刹中的佼佼者。连天峰三皇寨东峰,是少室山的最高峰,名曰:连天峰。海拔1512米,又名“摘星楼”。及达峰巅,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悬崖峻坂、断峤重峰。远眺南天,山河拱卫;东望太室,争艳夺魁;北视伊洛,白如银练;近观峰顶,林幽峰翠。云雾缭绕,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大有“一登绝顶众妙探”之感!二祖庵二祖庵建在距少林寺西约四公里左右少室山阴的钵盂峰顶,创建于北宋后期,是二祖慧可的后代弟子为了纪念二祖在此苦心炼魔、求得正果而修建的。二祖庵座北向南,现存大殿一座,内供二祖慧可像一尊、称为二祖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该殿是明朝重修时建造。二祖庵地势平垣,古柏参天,环境清幽,风景宜人。少室阙少室阙是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阙身画像保存较好的有60余幅,主要内容有马戏、狩猎、蹴鞠等,其中蹴鞠图就是女子踢足球。汉三阙是汉代建筑的重要遗产,距今已有1870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汉代文化,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阙上篆刻的铭文,有秦统一后的篆书,有八分书汉隶,笔调浑圆,苍老秀劲,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汉字演变的宝贵资料。阙上的各种线刻浮雕、图案精美、形象真切、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俗、风情、生活状况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它是研究我国汉代社会面貌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