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说秀才
---读鲁迅《书苑折枝》(三)
鲁迅在闲暇之余,也写一点读书笔记,《集外集续编》中的《书苑折枝》系列,就属于这个类型。其中之三,评说了明朝作家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的一件事,说永乐年间有一个戒行很好,又涉猎儒学的高僧慧睐和尚,对当时秀才做了一个评价:
“此等秀才,皆是讨债者。”人问其故,慧睐和尚说:“洪武间秀才做官,吃多少辛苦,受多少惊怕,与朝廷出多少力,到头来小有过犯,轻者充军,重则刑戮,善终者十二三耳。其时士大夫无负国家,国家负士大夫多也。这便是还债的。近来圣恩宽大,法网疏阔,秀才做官,饮食衣服御马宫室子女妻妾,多少好受用,干得几件好事来?到头全无罪过。今日国家无负士大夫,士大夫负国家多也。这便是讨债者。”
如果让我看慧睐和尚的这席话,只能从佛家因果层次去说个一二三来,但在鲁迅眼里,他是这样评说的:
案:无论什么局面,当开创之际,必靠许多“还债的”;创业既定,即发生许多“讨债者“。此“讨债者”发生迟,局面好;发生早,局面糟;与“还债者”同时发生,局面完。呜呼,“还债者”也。
呜呼!这里我也长叹一声:鲁迅者,真圣人也!其了解中国历史之深,挖掘中国历史之透,预见中国之未来之明,真乃悲悯痛彻之至,中国无人能比也。慧睐和尚谈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遭遇,是要说因果,而鲁迅,短短几十字,就总结了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中的整体命运,并且分析了知识分子与整个历史局面相结合的不同结果,真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同时,他老人家在用“呜呼“一词慨叹自己所处的时代现状时,充满痛彻之情。更重要的是,他老人家预见了未来,我想老先生写这段话的时候完全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因为他一直希望自己的文字早点消亡,他说过,如果自己的文字还活跃在世界上,那么证明这个世界还是黑暗的。事实上,先生的文字短时间内不可能消亡,他之后的历史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1949年后,知识分子除跑到台湾的外,基本上或被杀、或自杀、或蹲监狱、或自我封闭,或做奴才、或完全洗脑,哪一个还能发出知识分子应该发出的声音?1979年后,我们讲究“知识化”了,知识分子慢慢地学着说话,但从1989年开始,又万马齐喑了。知识分子也分化为几个集团,一部分当官,做“士大夫”去了,一部分赚钱,做商人去了,而大部分,在角落里或低眉顺眼,继续做奴才,或浅吟低唱,无聊地玩着手淫的勾当。但从社会地位及经济利益看,知识分子的确不错,比普通了百姓好多多了。可惜,他们都丧失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道德和操守,都在干着“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活计,具体点说,就是把国家的利益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和职责想办法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去,真正做到了慧睐和尚所说的“负国家”的局面了,成了真正的“讨债者”。
鲁迅说,这“讨债者”来迟了好,从文意看,他分析的中国历史,历来是这样恶性循环的,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但这种“循环”已经成了规律,无法改变。那么,最好这“循环”时间拉得越长越好,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要死人,老百姓都要遭殃,人民都要经历苦难的洗礼。这样不好,对民族是大损失,对知识分子也是一场接一场的劫难。毕竟,秀才坐在书房里做学问才是正事,而参与到一场又一场的政治杀戮中去,是很不好的事情。但是,历史是无情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从鸦片战争开始,先进者都在做“还债者”,尤其到了“五四”时期,达到高潮,鲁迅是这一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但他担心,大家还完债,马上去讨债,讨完债,又马上去还债,这样不好,也就是他所说的“局面糟”。所以他一生都在战斗,与章士钊、与陈西滢、与梁实秋、与胡适、与林语堂等等,他是要给知识分子找一条路,让大家都做“还债者”,而不要做“讨债者”。
可惜,在当时的时代,即使现在,能听懂鲁迅话中意思的人不多,鲁迅的呐喊成为了他人掠取利益的道具。呜呼!
可惜,鲁迅的担心和忧虑成为了可怕的现实,1949年以后的中国完全证明了这一事实。呜呼!
那么,处于当代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在“还债”,还是“讨债”呢?总体来看,大家是在“讨债”了,试看今日之“秀才”,都在贪腐堕落,都在男盗女娼,都在弱肉强食,都在卖弄权贵,都在散发着靡靡之音。自然,作为“还债”的“秀才”们也将产生和崛起,但他们还都隐藏在地下,我看不到他们的面容,但是,从历史的规律来看,地下的火山已经在萌动,在汹涌澎湃,时机到来的时候,火山自然会喷发,这些隐藏的人们会自动站出来,给历史“还债”。
当然,历史不会永远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有被改写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套能够约束统治者的良好制度,人民的事情,让人民说了算,而不是让“牧民”者,让自称为我们“服务”的人说了算,这样,所谓的“秀才”们也就坐在书斋里,读读书,写写字,可以过惬意的日子了,对政府有意见了,允许他们堂堂正正地站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此,社会会和谐、稳定一些,所谓“讨债”,“还债”的怪圈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可惜,这只是我一点朴素的愿望,如何来实现它,我自己也不知道。
呜呼!
2012年7月1日,值香港回归15周年纪念日草就
二,由征婚想到的
----漫读《剪报一斑·拾遗》之结尾
鲁迅的《剪报一斑·拾遗》,也收录在《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该文抄捡了报纸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借轶事对社会进行嘲讽和批判,文尾,先生抄录了一则《扬州日报》上有趣的《征婚广告》,借题发挥,批判社会,作者的意趣很隐晦,不仔细看,发现不了其深味。这个广告有趣地紧,老先生是原文照抄的,我不妨也照抄下来:
敬启者:鄙人自有妻室。丁卯秋病殁。守鳏以来。颇以为苦。按查人体之构造。人各一片。惟合之乃为圆形。故男女夫妇和之则乐,而离之则苦。此自然之体势也。吾二十一岁。方始读书。二十六岁。曾捧卷于康门。十年之间。上承大学之正宗。俯窥百家之传记。竖穷三界。横贯地球。对于宗教学,性命学,道德学,政治学,法律学,兵机学,内而心性之微妙。外而乾坤之粗肥。其间昆虫草木。人物鸟兽。原始要终。穷无极有。愈晋愈精。愈晋愈奇。几不知人我天地。然太上忘情。谁能谴此。寡人好色。心窃慕之。都凡香阁娇娃。学林才女。或及正之娼妓。失志之英雄。皆可入格。请按下列之地址。惠以半身照片。并附意见书一通。从邮寄。待鄙人检阅后。自有相当之酬答。幸有缘姊妹。有以语我来。惟外国人不收。此启。
从文笔看,这则广告文字优美,辞藻清雅,很有一番韵味。但鲁迅对这个广告是批判的,他首先称这是一篇妙文,然后这样评价:
前序:这是一个尾巴,“语多兴趣”,不必再加什么油盐了。但请外国人莫看,因为不收外国人也。然而我高兴,斯人爱国如斯,斯诚难能可贵矣。
先生就这几句话,但我能体味到先生的沉痛和悲哀,但他老人家把这种沉痛和悲哀用黑色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如不做分析,会觉得老人家仅仅是在对报刊上征婚有意见,进行俏皮地批评的,其实不是。这里我们要注意“爱国”这个词,就这样几句话,依然表达的是先生对国民精神的批判,他还是继续说,我们大家呆在黑屋子里,自以为快乐,而不愿打开一扇窗户。鲁迅说过,年轻人最好读外国书,不要读老古董。因为,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行”,而不是“文”,我们需要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而不是永远在黑屋子里闷着。可惜,我们的国民是麻木的,是冷漠的,是安于现状的,我们的知识界也是麻木的,冷漠的,向往回归历史的。我们大家还都是阿Q。其结果,我们这个民族非灭亡不可。因此,先生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的心情是何其沉痛。
先生读到这则《征婚广告》时,我想,他首先被文字文字的美妙所吸引,然后对这位征婚者的狂傲所好笑。但是,鲁迅就是鲁迅,他不仅仅在这件事上看到了可笑,而是看到了可悲。我想,先生读完广告的文字,他沉默了,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点上一根烟,心里在翻江倒海:在我们的历史上,文字是何其地华丽,但是,我们没有用华丽的文字创造历史,引领历史前进,而是做“八股文”,而是固步自封,玩味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落后了,挨打了。——这则《征婚广告》就是很好的范例,象这个年轻人,具有如此的文字功底,不去造福社会,不去干有意义的事情,却写出如此华丽,但又极其可笑的《征婚广告》,这岂不是可悲,并且是可怕的事情?青年们如果都这样下去,我们的中华民族还有什么希望?所以,先生在抽烟数根之后,抄录下了这则广告,并且说出了几句评语。他对这个年轻人“爱国”的精神进行“表扬”,事实上是在悲痛——他不是在耍“俏皮”。可惜,我们读文字的人,将先生的这番深意忽略了。这里,我得说说先生文字独特的表述方法,他总喜欢对一件事,或者一篇文字找一个点,然后铺排开来,进行奚落和批评,最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来。我曾经收罗过先生与陈西滢先生战斗的文字,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陈西滢先生的好些观点并没有错,似乎是鲁迅先生故意找茬,但当我对两位先生的文字进一步思考后,发现鲁迅先生从来没有为私利而展开拼杀,与他人战斗,他就是要为了表述观点而寻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可惜,当年与先生战斗的对手们误解了,后来的读者们也误解了。
这就是鲁迅,一个伟大的鲁迅。我们做不到他的水准,就是读他老人家,如果对他没有整体的了解,也无法读懂。所以,如果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对他老人家,我们还得好好地阅读。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还需要鲁迅的文字。鲁迅的文字,还没有到他老人家希望“消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