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因位于省内的青海湖东部而得名,在青海省是一个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根据考古发掘,大约6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族。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全军进入湟水流域。从此,这里被纳入汉帝国的郡县制体系。公元前61年,汉后将军赵充国统兵击败湟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抚黄河沿岸的羌人归降汉朝,并在河湟地区留兵屯田,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这里。公元397年,鲜卑族的一支秃发部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史称“东晋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割据政权,其都城就设在今海东地区的乐都县。隋朝时,乐都为西平? 1949年至1978年,现海东地区各县隶属省人民政府直辖。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79年6月正式成立了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海东地区行政公署,为地级建置。辖湟源县、湟中县、平安县、乐都县及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8个县,150个乡镇,2,180个行政村。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湟中和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行政区划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地级单位──青海省海东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辖平安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6个县。行政公署驻平安县平安镇。
1.平安县区划
成立于1979年5月12日,时辖原属湟中县的平安、小峡、沙沟、古城、三合、石灰窑、洪水泉7个公社。
1996年底,全县辖平安镇和小峡、三合、寺台、洪水泉、石灰窑、沙沟、巴藏沟、古城8个乡,111个行政村。其中沙沟、洪水泉、古城、石灰窑、巴藏沟5个乡改为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安镇。
2.乐都县区划
1949年9月5日乐都解放,6日中共乐都县委员会、乐都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县共设5个区。一区所在地为碾伯,辖碾伯镇、岗沟乡、通济乡、寿乐乡。二区所在地为高庙,辖高庙镇、老鸦乡、冰沟乡、马营乡、李家乡。三区所在地为旱庄,辖雨润乡、努木乡、达拉乡、引胜乡。四区所在地为深沟,辖高店乡、峰堆乡、城台乡、瞿昙乡。五区所在地为双塔营,辖双堡乡、洪水乡、归化乡、亲仁乡。
1996年底,全县辖马场、芦花、马营、李家、中岭、寿乐、引胜、共和、城台、峰堆、瞿昙、亲仁、达拉、下营、中坝、桃红营、蒲台、洪水、岗沟、雨润、高店21个乡及高庙、碾伯2个镇;其中达拉为土族乡,下营、中坝为藏族乡。全县有行政村366个,居民委员会7个。县人民政府驻碾伯镇。
3.互助土族自治县区划
1949提9月12日,互助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互助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从这时起至1951年元月,全县设5个区、32个乡(镇)。1951年元月29日,划为8个区、49个乡(镇)。1952年划为12个区69个乡(镇)。1955年2月,全县12个区统一更换名称:第一区为却藏滩区;第二区为五峰寺区;第三区为双树区;第四区为沙塘川区;第五区为哈拉直沟区;第六区为红崖子沟区;第七区为丹麻区;第八区为威远堡区;第九区为塘巴区;第十区为贺尔川区;第十一区为李二家堡区;第十二区为北山藏族自治区。
1956年10月18日,撤区并乡,全县原属的12个区、69个乡(镇)合并成为29个乡(镇)。1958年5月17日,全县由29个乡(镇)缩编为12个乡(镇)。
1996年,全县辖21个乡(镇),即威远镇、西山乡、蔡家堡乡、五峰乡、双树乡、沙塘川乡、东山乡、哈拉直沟乡、红崖子沟乡、五十乡、丹麻乡、东沟乡、东和乡、林川乡、台子乡、边滩乡、南门峡乡、松多藏族乡 、加定藏族乡、巴扎藏族乡、高寨回族乡。294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
4.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区划
949年9月6日,民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0月,全县设6个区辖22个乡镇。一区驻享堂 ,辖川口镇、河北镇和自由乡。二区驻巴州,辖巴州乡、西沟乡和夏兴乡。三区驻古鄯,辖古鄯镇、大平乡、总堡乡和隆治乡。四区驻马营,辖马营镇、安乐乡、大塘乡和太和乡。五区驻官亭,辖官亭镇、兴文乡、丹阳乡和静和乡。六区驻李二卜,辖永宁乡、共和乡、新顺乡和三民乡。
1956年7月成立了5个民族乡:杏儿藏族乡、官亭土族乡、中川土族乡、塘尔垣回族乡、大庄回族乡。同年10月撤销区建置,全县49个乡(镇)合并为28个乡(镇)。
1996年底,全县辖川口、古鄯、马营、官亭4镇及巴州、西沟、柴沟、联合、总堡、隆治、满坪、甘沟、前河、大庄、转导、塔城、中川、峡口、马场垣、北山、松树、新民、芦草、硖门、核桃庄、塘尔垣、东沟、李二卜、杏儿(藏族乡)2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川口镇。
5.化隆回族自治县区划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1个市、25个乡,48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一区辖巴燕市、加合乡、拉干乡、金家庄乡、谢家滩乡、查主乡、科沿沟乡、塔白尔乡;二区辖牙路乎乡、拉木乡、德恒伦乡、阿什努乡;三区辖多巴乡、群科乡、舍仁乡、梅加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若力尕乡;四区辖扎巴乡、拉曲乡、黑城乡、查甫乡、支扎乡、下扎巴乡。
1996年底,全县辖巴燕、群科、甘都3个镇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13个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共有36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
6.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区划
1949年循化解放。解放后,循化县的行政归属几经变动: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辖;1959年至1961年划归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至1980年归省直辖;从1981年起,归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66年以前循化县行政区划更异十分频繁。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以后,全县划分为城关公社、黄河公社、红旗公社、永丰公社、东风公社、岗察公社。
1996年底,全县辖积石镇、街子乡、清水乡、孟达乡、白庄乡、查汗都斯乡及尕楞藏族乡、文都藏族乡、岗察藏族乡、道帏藏族乡,154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积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