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心理学定义

2020-05-24 文化 220阅读

原发布者:phahgheix

思维思维的定义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分:动作思维:以识记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也称为“语词逻辑思维”,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聚合式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发散式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常规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创造思维: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根据思维适应人类实践活动目的的不同需要分:推理思维:按逻辑的推理规则进行的思维活动。决策思维:人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与可能,确定行动目标,拟定多个可行方案,然后运用统一的标准,选定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根据思维的意识性分:内向性思维:也称“我向思维”,只受意向和情绪操纵、不按逻辑规则、光凭想象、幻想或白日梦所进行的、无批判、无明显动机和目的、不受客观现实调节、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性思维。现实性思维:和现实世界相适应,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逻辑思维。思维与个性自我意识对思维活动的作用:1.对思维课题的意识、定向或注意,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和正确性;2.控制思维活动内外的信息量,排除思维课题外的干扰和暗示,删除思维过程多余或错误的因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