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5000字左右的如何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论文

2020-09-08 社会 114阅读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为作业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成为社会主导价值的今天,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着眼于推进厂的持续有效发展,更要着眼于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建矿初期,葡西采油作业区就认识到,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较量,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为此,作业区坚持把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几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做法,为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好员工培训工作,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增强员工队伍提高素质的自觉性。
为了有效激发全员学习热情,引导广大员工在思想上适应油田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大力倡导员工养成自觉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素质的思维。
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员工提高素质的使命感。我们把公司创建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和厂高水平、高质量再上百万吨的目标作为形势任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多种方式教育干部员工为实现这一共同愿景而不懈进取。通过开辟网页,印发专题区报、编发宣传卡片、作形势任务报告,广泛深入地宣传百年油田和厂工作目标的重要意义、保障措施,使大家认清面临的形势,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开展“算账对比”活动,增强员工提高素质的紧迫感。针对员工队伍中不同程度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大锅饭”等落后观念,我们在干部员工中结合“四个不一样”的管理理念开展了“算账对比”教育活动,通过“算账对比”,让员工清楚看到虽然岗位相同,但由于技术等级的高低给个人收入以致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算的就是个人的收入账,这笔账是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通过员工收入表可以看到,员工被聘为技师后,年收入与同时间参加工作的员工相比,每年要高出近5000元。其次,我们再算算荣誉帐,作为技术和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工作上是班组和队里的骨干,更有机会获得组织上给予的各种荣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施新的干部选拔竞聘、经营管理考核等办法,使员工切实感受到能力的强弱、贡献多少的差别,增强了危机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开展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增强员工提高素质的荣誉感。典型是旗帜,是方向。几年来,我们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选树和表彰了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优秀选手技能精湛的典型技师罗贤银、油田公司标兵自学成才的典型采油高级技师高芳、厂十佳班组长一专多能的典型技术能手张振民等典型,并在全作业区上下广泛宣传他们立志成才,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感人事迹,使广大员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做有榜样。“技能精湛的技师罗贤银”同志获得集团公司优秀选手后,作业区党委因势利导,立即做出了向罗宪银同志学习的决定,通过讨论会、演讲会等形式,使罗宪银的典型事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今年,罗宪银同志又被油田公司聘为技能专家,在全作业区员工中再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在他身上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明确了责任,自发的掀起了学习技能、应用技能、传播技能的热潮。
二、抓好员工培训工作,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员工队伍素质既是“六好”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决定着基层建设的水平。因此,我们结合油田生产和队伍实际,把能力培养作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怕重要环节,不推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落实承包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全作业区倡导“一个称职的管理者,既要当好领导,更要当好教官;不仅要亲自抓,还要带头教,真正使培训工作成为“硬任务”、“硬指标”。 ” 我们把员工持证上岗率、员工技能鉴定合格率、培训计划完成率等指标,列入基层大、小队干部的业绩考核范围,大队领导承包基层小队干部,小队干部承包基层班组,进一步形成层层抓培训、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培训工作格局。通过落实承包责任制度,基层干部打铁先要自身硬、人人力争上游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带队伍、抓管理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建设水平。
强化学习交流,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为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我们突出了“新、活、实”的原则。知识求“新”。为使广大技术人员及时掌握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动态,作业区为技术人员订购了1000余册技术书籍和十余种技术刊物,还在网上建立技术交流平台。思维求“活”。几年来,我们先后选派10余名技术人员到厂工技大队和地质大队进行技术交流,学习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开采,裂缝油田开采等知识,开阔技术人员的工作思路和视野。成果求“实”。为鼓励技术人员及广大员工围绕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攻关,作业区每年都定期举办技术创新成果和创新创效成果发布会,几年来,我们共收集员工合理建议300多条,创新创效成果132项,各类技术论文94篇。
强化实践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为了建设一支立足岗位、技能过硬、作风扎实的生产操作人员队伍,我们坚持分层、分级培训计划,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开展技术培训。培训范围做到覆盖全员。我们在作业区内部选择技术过硬的工人技师组成培训师队伍。主要对操作人员以轮训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先后有采油、注水、集输等7个主要工种210人参加培训,培训覆盖面达到95%以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使员工长期不懈地学习技能、提高素质,我们自下而上形成了“三个一”的员工培训考核制度,即基层小队每周组织一次技术培训课、基层小队每月举办一次技能考核,作业区每两年举行一次技术大赛,不仅使更多的岗位员工达到“一岗精、两岗通、三岗懂”的要求,还塑造了一批技术术精湛、善于解决生产难题的技术能手。2005年以来,作业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3个,培训员工879人次。目前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涌现出油田公司技能专家1名,厂级技术能手14名,有 3人被聘为大庆技能鉴定站考评员,有6人被厂聘为培训师,在厂三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作业区取得了两次团体总分第一,一次第二的成绩。
三、抓好员工培训工作,要以培育知识型员工为目标,创造良好的全员学习环境
营造浓厚的全员学习氛围既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基层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完善制度、提供条件、有效激励等措施,积极创造全员学习、岗位成长的良好环境。
建设制度,切实保证全员学习的经常性。面对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形势,我们在基层建设工作中把“建设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员工”作为工作重点,不仅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化、学习终身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今天付出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的能力”等理念,通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以保障。在强化日常教育培训和业务技能、文化素质提高方面,制定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员工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在鼓励员工学习创新方面,制定了科技成果奖励、创新创效成果奖励、员工培训及成果推广等实施办法以及员工读书自学活动的实施意见、员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不仅使全员学习从理念引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使员工接受教育、接受培训得到了制度保障,实现了全员学习的经常化、规范化。
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全员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在于实用和实效。我们针对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的实际,积极为员工学习创造条件。为了满足不同工种和系统的员工提高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的需求,我们按照实用性、专业性的原则,在作业区设立了采油、注水、集输、电工等大工种的培训场所,并且还配备了投影仪、写字板、技术书籍等。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支涵盖五大工种的内部培训师队伍,这些经过精心选拔的培训师承担了作业区大部分的培训任务。除集中培训外,为了鼓励和支持员工业余学习,各小队都成立了自学小组,作业区设有图书室,基层小队也建立了图书角,从而为员工读书自学创造了必要条件。
有效激励,努力实现全员学习的广泛性。学习的态度和动力决定了学习的目的和效果。我们在推动全员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使员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为此,我们注重培养广大员工乐于学习、自觉学习的兴趣,在员工队伍中营造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因此我们逐渐完善了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了《员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对在厂、作业区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员工,小队不但在物质上给以奖励,还给予优先择岗,优先参评各种先进等精神方面的奖励。让员工在竞赛中提升技能,在工作中得到实惠,几年来作业区里共有45名员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励,有19名员工因学习成绩突出优先走上了基层干部的岗位,平均月收入增加400多元。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心中向往学习、向往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展示才能、增加收入,员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自发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强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员工教育、培养的力度,为厂和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