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tennis)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现在已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但是,真正理解并欣赏到网球内在的魅力并不容易,所以很多观众虽然热爱网球,但观赏起球赛来,却总有兴趣索然之感,一场比赛下来,观球的印象也仅仅是对胜负而已。
那么,怎样让观众既喜欢观赏网球比赛,又从专业角度欣赏网球运动呢?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这一问题。
一、从网球发展史角度欣赏网球比赛
数百年来,网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网球运动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后来成为宫廷里的一种室内消遣娱乐活动。(2)到了14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位诗人把这种球类游戏介绍到法国宫廷中,作为皇室贵族男女的消遣。16世纪初,这项球类游戏被法国国民发现,出于好奇心开始仿效,很快地传播到各大城市,同时改良了用具。球制造得比较耐用,拍子由木板改为羊皮纸板,拍面面积放大,握把的柄也加长。(3)在1358年—1360年间,这种球类游戏从法国传到了英国。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此特别感兴趣,下令在宫内建造一处室内球场。从此,网球开始在英国流行,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所以有“贵族运动”之雅称。这期间流行的主要是室内网球。直到1793年9月29日,在英国的一份《体育运动》杂志上,才有了“场地网球”的叫法。(4)现代网球运动的历史一般是从1873年开始的。那年,英国人沃尔特·克洛普顿·温菲尔德将早期的网球打法加以改进,使之成为夏天在草坪上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并取名“草地网球”。同年还出版了一本以《草地网球》为题的小册子,对这种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所以温菲尔德被称为“近代网球的创始人”。此后网球便成为一项室内、户外都能进行的体育项目。
二、从不同球员的技术风格角度欣赏网球比赛
技术风格是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是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定型化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可理解为运动员在临场技战术上所表现出的特长和特点之美。技术风格代表着不同的网球文化,可以说,不同国家的比赛时两个不同乒乓文化的较量。每个地区根据自己运动员的特点和条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之美。
每个运动员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突出了个人的特色,也展示了网球运动的魅力。例如:费德勒的正手被誉为“上帝之手”,而纳达尔的正手被誉为“魔兽之转”。费德勒的正手代表了优雅和协调之美,纳达尔的正手则创造了一种充满魔幻色彩的暴力之美。纳达尔自己则将左手正手强烈上旋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诞生了一个专有名词:纳达尔转。纳达尔转在球拍随挥绕过自己头顶的动作给球加了相当大的旋转,也让纳达尔的动作看上去是那么的彪悍和暴力;莎拉波娃以场上“咆哮”著称,咆哮声甚至在2005年温网的一场比赛中达到了创纪录的101分贝。莎拉波娃属于侵略型底线型球员,她正反手的击球力量、深度、角度俱佳。莎拉波娃最大的优点在于她坚韧不屈的心态和不甘人后的精神,正如Nickbllettieri所说,她“像钉子一样坚韧”;德约科维奇被誉为球员中的球员,在年轻一代球员中,小德的技术相当全面。出色的一发,带有强劲旋转的二发,强大的接发球,稳定的底线相持能力,使得他能够屹立群雄,而他每次发球拍上10-20下球,这也成为小德比赛中的一个特点。
三、从网球文化角度欣赏网球比赛
网球运动是一项逐渐兴起的健身运动。网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网球一向被冠以“贵族运动”、“高雅运动”和“文明运动”的美誉,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网球文化是培养人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业余活动中的网球比赛大多是无裁判下的信任制比赛,运动员一定要做到诚实,把好球说成出界或把出界说成好球都是不诚实的表现。诚信品质的体现贯穿在整个网球活动的全过程,而网球活动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诚信品质的体育活动之一。
网球能培养更加自信的心理状态。自信和自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自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自信则是建立在认真学习、谦虚谨慎、不怕困难的基础上奋发向上。心理状态在网球比赛中具有重要的因素,在技术相近的选手之间比赛,心态更显重要。网球能训练一个人的心理,锻炼出不因自己或对手及其他原因而影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挥。
网球运动是可以充分施展个性、放松身心的运动项目之一。在网球运动中,需全神贯注排除一切杂念,且快速地奔跑击球、大力扣杀等活动可以把一天的疲劳、困扰等挥洒得干干净净,使身心完全放松,特别是在击出了一个好球,击出了一个不该失误的球时,你可以充分地咆吼、跳跃、丢拍子等,释放个性气质。
由此看来,高水平的网球比赛要从多个角度去欣赏,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会有一种力的美的感收、美的熏陶,从而体会到网球比赛蕴含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