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打仗基本常识如下
1、可以肯定在三国时基本没有什么武将单挑了,武将单挑基本上是春秋时代的事了,战国时都很少,更别说三国时代了。
2、三国时期士兵被杀死的少踩死的多,士兵如果在打仗中摔倒估计就死翘翘了。
3、在大规模的战役上(比如官渡,赤壁,夷陵)打的是战略。而在两军士兵正面对阵的时候打的就是战术和布阵,最关键的是布阵。
4、历史上的三国战争反而不看重单纯的谋略,各方势力都更像是胡人一样强调纯粹的武力。用很多事后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野蛮对抗。
5、一般像关羽张飞这样的武将其实都是多少懂一点布阵和战术的,但是一般他们的身边都会有重要的幕僚(谋士),比如关羽的幕僚就是马良,马良本身是很不错的,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对其有很高的评价。
6、关羽张飞本身的武力也不会差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的谋士程昱说关张为万人敌,而作者陈寿也是评价关张万人之敌,为世之虎臣。
扩展资料
关于作战的阵型。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明的主要作战形式就是战车打头,步兵为主,步兵中又包括手持短刀的盾牌兵、弓弩手和长矛兵。不同接敌形式下有不同的军阵,绝不是冲到一起乱打。
敌方射箭时,盾牌在前组成严密整齐的盾墙,不仅保护正面还要保护上方,因为弓箭的“弹道轨迹”是抛物线。
我方冲锋时也是盾牌墙在前,接敌时往往是变阵为长矛在前。不同的阵法变换根据擂鼓的节奏指示,不同的节奏代表不同的口令,各兵种令行禁止整齐划一,两军接触的永远是一条线,绝不是双方交叉在一起乱打一气,那是打群架不是战争。
因此擂鼓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绝不仅仅是为了助威,而是为了传递命令。要知道上万人成阵型在一起,又不是信息化时代,能够控制士兵是作战的基础。
参考一下楚汉传奇电视剧里面,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首先在台上宣布的就是军令,什么举旗不起、按旗不付,闻鼓不进、鸣金不退之类的都是斩。
各国有自己的节奏口令,不同节奏代表的含义仅己方知道,如果被敌方掌握相当于军事密码被敌人破译。从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可以看出,双方作战很少混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