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原本应属于食肉动物行列,据专家解释,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而它的祖先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以及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不仅如此,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渐渐地,它们退居深山竹林,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于是,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竹子的肉食动物。 按照动物学专家的思维逻辑,原本是吃肉的动物,结果改为以吃竹子为主,一般会难于适应,并将退出生态。然而,大熊猫不但反其道而行之,并且选择了一种最难消化的植物—高纤维的竹子—作为主食,这不能不令科学家吃惊。研究人员采集了23只大熊猫的粪样、5只大熊猫的胃液,最终在大熊猫的胃里发现了大量纤毛虫的存在。纤毛虫是食草动物所特有的,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熊猫消化竹子可能也得力于纤毛虫的作用。尽管如此,学者在对熊猫体内菌群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后发现,熊猫每日吃下的竹子只有极小比例最后能被消化。由此推论,这可能直接导致熊猫长期营养不足,并继而影响了其繁殖、运动等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始终没有完全解决消化机能的问题,这或许成为制约熊猫数量增长的原因之一。 <收起
热心网友 | 2014-02-28
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