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衔接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

2022-07-29 教育 80阅读
  (一)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对时间顺序认识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在幼儿前期认识的短时时间包括今日、昨日、明日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对更长时间概念即周、月、年等时间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帮助幼儿将已有的零星经验进行梳理、提升,如何将日常活动与时间有机的整合起来,促使幼儿初步理解时间顺序和其他相关的特性,突破原有思维提升新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时间概念。
  1、由近及远,感知时间概念
  一年中有许多熟悉的节日和特别的活动。大班伊始,在环境创设中就将一学期所包含的所有月份的日历呈现出来,并与幼儿一起将熟悉的节日和重要的活动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活动来临前夕,就带领幼儿开展期待活动,从先认识月开始,然后采用倒计日的方式关注时间的推移,活动结束再将这些富含意义的照片一一对应展示在日期上,当新年到来和毕业前夕,和幼儿们共同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讲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幼儿对过去和现在怀揣喜悦和感恩的过程中,对年月日的顺序关系也更加完整和清晰了。
  在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美好时光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虽好,但是不会再回来了,在畅想未来时,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小目标,锁定完成时间,同时结合文学作品等形象的内容让幼儿理解时间的宝贵,通过阅读《金老爷买种》,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的道理。
  2、突破难点,理解时间概念
  通过调研发现(见附件):大班幼儿对时间精确性的认识能力虽已开始发展,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班幼儿刚开始接触时钟,他们对时钟上1—12的数字要读作5分钟、10分乃至55分钟难以理解,我便在挂钟1—12的数字旁对应标上了5、10、15—60的数字,并引导幼儿根据钟面上的数字对应读,还创编一首《识钟顺口溜》:先看短针是几点?超过几就是几,再看长针是几分?几点几分连着念。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幼儿学着记录时间时,不会将钟面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我就配上电子钟,看看时钟,看看电子钟,进行对比学习记录。同样在认识月份中幼儿对上月结束与下月开始是周几总是不会衔接,我就采用过渡法让幼儿学习填写,先将上月的最后一天写在本月的开始点,让幼儿接着填写,随后再让幼儿自己填写上月的最后一天,接着填写本月的日期,最后才过渡到不填写上月最后一天直接填写本月的日期。
  (二)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面临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同样需要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幼儿常常会无视时间的存在,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都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进入大班后阶段,我们也时常会开展一些模拟小学生的活动。在规定时间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学习活动,当小朋友初次尝试,常常手忙脚乱,有的文具盒忘带了,有的即使带来了,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看看、玩玩别人的文具,时间就这样流逝掉了。我思索着如何让小朋友理解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设计了两次让小朋友在一分钟内选择做件事情。第一次小朋友很习惯的按常态做事,一分钟做事的效率很低,大家认为是因为时间太短造成的。但是当我把身边老师、小朋友在一分钟做事的速度展示给小朋友,特别是看到同伴一分钟跳绳能达96个时,小朋友们由惊讶转而恍然大悟了:其实一分钟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时间白白浪废掉。
  我还通过文学作品等形象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时间的宝贵,《金老爷买种》是一本绘本,通过和幼儿共同阅读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因为流逝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幼儿熟悉的名人珍惜时间的励志小故事作为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幼儿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
  1、做事要守时
  我们发现午餐前有些小朋友一进盥洗室就玩耍,吃饭还要讲话,一顿饭总要超出规定时间很多。为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告诉小朋友午餐的时间是30分钟,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时间概念,我和小朋友约定凡在30分钟内吃完饭的,就可以奖励一颗小红星,这一招很管用,许多小朋友一改往日常态,进餐明显加快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洗手争先恐后,有的连肥皂液也不涂,毛巾也不擦就去吃饭,还有的狼吞虎咽,五、六分钟饭就吃完了,真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怎么办?老师抛出问题:洗手不涂肥皂液、不擦毛巾算不算动作快?吃饭狼吞虎咽有什么害处?还请来了保健老师给大家上课,让小朋友明白进餐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接下来我们就和小朋友商定用红、蓝笔记录自己用餐的时间,15-30分钟之间用红笔记录表示抓紧时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