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
抑郁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各自的解释。
一、生理原因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根据大脑的解剖结构得结论的。大脑由一个个神经元(又称脑细胞)组成,信号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三种神经递质,当这三种神经递质浓度不平衡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暴躁、抑郁等神经症。这种解释看起来相当科学,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三种递质浓度的正常值是多少?有没有哪家机构可以检测出这三种递质的浓度?如果有,那阿弥陀佛,表明抑郁症的治疗难题已经被攻克,千千万万的生灵正在承受的忧郁的痛苦将轻而易举地得到解除!但是,据我所知道的答案是:能彻底解除的,不多。
知名媒体人张进老师,自己曾是抑郁症患者,痊愈后,热心从事抑郁症患者的救助工作,先后接触了上千例患者。他在《抑郁完整认知》系列文章文中说写道:‘’大约40%的患者用药是无效的,这还不包括误诊、用药不当、患者缺乏服药依从性等情况。”张老师没有统计复发率,根据网上数据,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80%,这么低的有效率(注意不是治愈率),这样高的复发率,这是为什么?再看看药物的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张老师在他的文章中讲到了异烟肼作用的发现过程,患者和家属还可以查一下锂盐作用的发现过程。从这两种药物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药物的确具有某方面的作用,这是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推翻的。但是,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是不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浓度来实现的?相信有很多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得到了治愈。但是,我也见过,吃了多年药物,最终又呆又傻的患者,为什么?
二、心理原因
心理学的流派很多,它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常见的有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等。不管哪一种心理学,都能很圆满地解释抑郁这一心理现象。但是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真相只有一个!哪一个才是解开抑郁之锁的钥匙?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放松训练、催眠等,这些方法是有道理的。然而有的方法直接就是唯心主义的,有的又被宿命论的思想所左右,你敢相信吗?另外,心理学有太多矛盾的地方,一边强调家人的爱能融化心中最坚硬的冰,一边又有相爱相杀的提法;一边说人要努力上进,一边又认为家人生病了是因为一直为别人而活;一边认为乖巧是情商高,一边又说这是讨好型人格;一边说要与孩子共情,一边又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我到底要相信哪一个?也正是因为心理学乱象百出,所以,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资格认证考试,2017年9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共公布了140项职业资格,其中没有"心理咨询师"!
我们再来看一看抑郁症的诊断。当患者诉说自己没有快乐、情绪低落的时候,医生判断:抑郁症。如果患者再加上一句:但是有时做事也很高效,于是诊断变成双相障碍。这是我亲耳所听。记得我有几次出门,走了几十米却忘了门有没有锁,于是回来查看了一次,谁知又走出几十米后,我又忘了刚才查看的情况了,于是又回来查看了一次。如果我去医生那里诉说这件事,医生一定判断我:强迫症。有人说不是有量表吗?记得有一个量表上的题目是用“天”字组词。如果你思维敏捷,当然能快速组成很多,如果你思维迟钝,当然只能组出一两个,相信把这个题目让初中学生去做,差异一定很大,是不是那些只能组出一两个词语的学生就是抑郁症?我曾经问过一位有专家:“孩子这又焦虑又抑郁,到底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这位有良心的专家说:“我是一个医生,除了给您开药,我还能做什么呢?”
张进老师接触上千病人后得出结论:病人的共同的核心症状是疲劳。张老师运用了“核心”二字,也就是说其他的症状如情绪低落,快感缺失,焦虑等,都是由核心症状派生出来的。张老师还说:“疲劳意味着生命能量被耗竭。”什么是生命能量?不难理解,张老师所指的是大脑的能量,是大脑工作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来看,有没有抓住核心的症状?我看没有,抓的是边缘的症状,抓的是派生出来的症状。你觉得你学习搞不好,你着急、你担心、你忧虑。好,你吃抗焦虑的药,让你不焦虑。你觉得你努力上进,但是达不到要求,于是心理分析:你太执着。抓住核心症状了吗?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抑郁症”这一名词的来源的背景。“抑郁症”这一名词传到中国大概不会超过三十年,这三十年,正是西方个人至上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的时期,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追求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但是毕竟每个人所能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遭遇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更容易绷断本来就拉紧了的神经。就像长跑比赛,如果超过了你承受的能力,你的速度就再也提不起来。不仅如此,你的身体会强烈地提醒你休息、休息!大脑也是这样,当你给他的劳动强度超过了它能够承受的能力时,它也会提醒你休息、休息!但是当今社会不容许我们停下大脑思索的脚步,那它只能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迟钝!于是我们无法完成本来就繁重的学习和工作的任务。这样就产生了严重的焦虑、烦躁、自责、失落、痛苦。但是,我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使得我们心有不甘,还要强迫大脑继续劳动,于是大脑更加疲累,如此造成恶性循环!也正是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之下,“抑郁症”的概念就被西方人提出来了,因为这个概念迎合了患者不甘失败的心理需求,认为只要调节了脑神经递质的浓度或者心理调节一下,即可重新杀入社会竞争的决斗场。甚至一开始的时候提出只是心灵感冒,可是现实是,这个感冒往往越治越重,越治越多!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逼着我们反思:怎么了?
让我们来思考,人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呢?人是通过学习认识世界的,而人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是通过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就如电脑的超级链接。比如,我们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就会在大脑中出现那个人的模样。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最能说明这个原理,给狗进食时,同时响起铃声,多次反复后,下次只要响起铃声,即使不给狗食物,狗也会流口水。本来铃声和食物是没有联系的,现在联系在一起了。当人在集中精力做某事的时候,如果突然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那么所做的这件事就与恐慌建立了联系。下次再做某事的时候,恐慌也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简单的“学习”的原理,也就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如果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患有神经质的人总是在某种刺激之下才显得神经过敏,古语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就是这个道理。而这种条件反射要想消除,很不容易,因为是 “学”会的,就如忘记我们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那样难。除非反反复复做反向的练习。
把这种由神经症引起的问题诊断成抑郁症的危害极大,当事者和当事者的家属总认为患者有生理上的疾病,结果在陷在抑郁症的圈子里反反复复而不能自拔,不光不能治病,反而越陷越深。而当你求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你的一切思想往往又会遭到遭到咨询师的无情的否定。因为,咨询师的任务是要帮你找出你的问题,如果咨询师找不出你的问题,那么,咨询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咨询得越多,你的思想错误也就越多,最后你这样想也不对,那样想也不对,严重影响当事者的社会存在感,这样的结果将是多么可怕!因此,抑郁症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极深的坑,一旦你掉进去,就不容易再爬出来。这像极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本来范伟不瘸的,但是,他对照了赵本山所说的症状,越体验越像,于是真的瘸了,最终买下了拐杖。实际上,把精神病医院的名称改为脑科医院本身也是一个坑,脑科医院的名称往往让家长以为是治愈大脑生理疾病的医院,而实际上脑科医院却是从精神问题的角度来治疗的医院。就像学校需要招生一样,脑科医院是要招纳病人的,尤其在当今医院也追求经济利益的大背景之下。抑郁症越来越多,与精神病医院改为脑科医院只怕也不无关系。
也许,当你走进精神病医院的那一刻,你已经输了一生。因为,对抑郁症本身的焦虑将从此超过你对学习对工作的关注,只要自己的心情稍有变化,你就会以为抑郁那只黑狗来了!紧张、害怕将紧紧缠住你,你还谈什么其他?没有强大的心理,你如何走出?这是让人走上不归之路啊!不仅如此,你的家人也将被拖进泥潭而不能自拔。记得有一年,我老婆说话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摇头,去省城综合医院看医生,医生说:你不要去注意它,它会自动消失。后来果然像医生所说,摇头的现象渐渐少了直至消失。如果当初走进的是“脑科”医院,将不知是什么结果。
所以,在这里,我大声呼吁心理学界医学界,别再给那些神经衰弱的患者戴一顶抑郁症的帽子,也大声呼吁患者,别再相信自己患了什么抑郁症,这样你只会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