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斗系统发展到现在,导航定位技术确实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些性能已经超过了国外美俄两国的技术,比如信息下发。那么中国的北斗系统这么先进了,手机为什么还用国外的?
目前来说,大多数新出的手机都是支持美国GPS,中国北斗,俄罗斯格洛纳斯的导航,部分还支持欧洲伽利略,通过多个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导航,可以提高导航精度。GPS中文名是全球定位系统,我们手机上的开启GPS,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的GPS,更准确的说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多个卫星系统共同导航。因此这个问题本身对GPS和北斗是有一定的误解的。简单的说,当我们按下手机开启GPS的按钮,实际上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都在为我们服务。
众所周知,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美俄要比咱们起步早的多,欧美国家一度对华实行技术封锁,欧盟也曾经背信弃义把中国排挤出伽利略计划之外,可喜可贺的是,我们通过自力更生成功研发了北斗系统。定位导航技术不仅仅是给老百姓指路和授时用的,其更大的运用则在军事领域。
在军事方面,卫星定位就更加重要了。但是GPS免费开放的是民用版,和美国军方使用的精确度差了一大截。假如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件,依赖他国的卫星定位一定会吃大亏。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定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于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横空出世。2012年时,北斗就已具备区域导航、定位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服务水平与GPS相当。
导航技术从军事领域转换为民用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主要受接收端导航芯片早期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当民众对导航技术的迫切渴求,必然会刺激导航芯片技术的发展。随着导航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芯片成本不断降低,低廉的价格为导航技术从军转民打开了通道。导航芯片也越做越小,更加节能,这才是能使导航技术运用到手机上。
综上所述,导航芯片成本居高不下是导致北斗定位无法在手机上迅速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光有一个廉价芯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为这个芯片提供硬件技术支持的硬件厂商。再有,还要有基于这种芯片技术之上的软件开发商。美国的GPS从军用到民用也经历了十几年才在民用范围普及的,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手机也会用上北斗导航系统了。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
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中文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外文名,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地区,中国,时间,2014
发展历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建成系统,更要用好系统,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2]
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发射列表
发射时间
火箭
卫星编号
卫星类型
发射地点
2000年10月31日
北斗-1A
北斗1号
西昌
2000年12月21日
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
北斗-1C
2007年2月3日
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04时11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M1)
北斗2号
2009年4月15日
长征三号丙
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G2)
2010年1月17日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1)
2010年6月2日
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G3)
2010年8月1日05时3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I1)
2010年11月1日00时26分
长征三号丙
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G4)
2010年12月18日04时2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I2)
2011年4月10日04时47分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I3)
2011年7月27日05时44分
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I4)
2011年12月2日05时07分
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I5)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
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四、十五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3])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4]
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5]
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八、第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6][7]
2015年9月30日7时13分
长征三号乙
第二十颗北斗导航卫星[8]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
长征三号丙
第二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9]
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
长征三号甲
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10]
2016年6月12日23时30分
长征三号丙
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