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诵读金刚经前后要读那些真言,做那些事?

2020-09-06 文化 1370阅读
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
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刚经》(世面上留传的有两种:一种为分段的“分为三十二分的”;一种是不分段的)。最好是在每天早晨精神好时,盥洗完毕后,焚香净心地念,最好一口气念它三遍,念时不要管经文的意思(直心持诵,不起分别心,不要默念),念完后把经一合,静心几分钟,看看心有何觉受?
二、读经的仪轨
当经书不用的时候应当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结手敬拜。
千万不要小看这部《金刚经》,它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这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所以,有的人还会看到有龙在金光外围时隐时现,围着经书转。
接下来是金刚经祈请部分。
首先是香赞(注二),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大德讲,寺院里一诵香赞,大殿中就会放金光,这里面就有好多放着金光的佛的化身。
在法界中,香跟烟这两样东西是通冥阳两界的,因此也叫作心香。在发愿时燃一支香,这支香就有直通你的心性的意思。哈哈,一诵香赞,十方诸佛都能知道。
佛法要从细处学。
然后是净口业真言(注三)和净三业真言(注四),以及安土地真言(注五)和普供养真言(注六)。
这些对刚开始诵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还有着许多宿世间的业障。比如,虽然漱过口了,但是还会有口业。心表面上似乎很静了,实际上还有乱糟糟的意业。这些都是修学过程中的业障。
有些朋友身上的业力非常重,不学佛还好,学佛时间一长,反而病了。这是因为对戒律和规矩不是很懂,类似于迷信地学佛,不懂法界的缘起造成的。
比如有人持楞严咒,本来楞严咒在法界中的法力是非常大的,但持诵者如果持戒不是很圆满,尤其是不能戒杀,反而会不自觉地造了很大的罪业。因为楞严咒是以大慈悲心为基础的,对杀生嗔心特别敏感。另外,诵完楞严咒后应该诵一下十小咒,送走法界一切佛菩萨和诸天神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点。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那些宿世间的恶缘突然发现你竟然是一个亿万富翁了,而他还是个穷光蛋。这时他就可以要求你诵部经给他,然后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这是因为《金刚经》在法界中可以抵好几座不可思议的金山,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地方。
同时,我们诵《金刚经》时,地方上的鬼神也会非常惊惶:哪来的大德在诵《金刚经》!因此初学者需要念诵包括安土地真言在内的四句真言,来消除念诵金刚经时不如法的地方。
奉请八金刚(注七)四菩萨(注八)。这八大金刚和四位大菩萨都在宿世间发过愿,要一直护持《金刚经》的持诵者。
在法界中,愿力就跟契约一样,大家达成一个约定。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只要你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就立即来到你身后,寻声救苦。
只要在诵《金刚经》时轻声称颂这十二位金刚和菩萨的名号,无论你有没有神通,他们都会来到你身后护持你诵经。所以初学《金刚经》的朋友要诚心称颂他们的名号。
发愿文(注九)。对学佛者,愿力和智慧是两件宝贝。一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他的愿力;而要实现愿力,入无余涅盘(非无余涅盘,是名无余涅盘),则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实现。
这个发愿文是古时一个大德发的愿力,因为非常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借用过来。这个愿力让一个人宿世所有的善缘恶缘,都能发心成佛,然后能一齐往生极乐国,非常殊胜。
云何梵(注十)和开经偈(注十一)。开经偈已经确定是武则天所作,云何梵传说也是她作的,这两个偈子都作得不错,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心。
对学佛者来说,如果缺乏恭敬心,就很难学到东西。
如果读完了一遍想继续读,就可以把这段省略,直接读正文。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读昭明太子作的那些品名(注十二),因为有很多写得不合理。像清末民初有一位叫魏源(注十三)的大德,思想很先进,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改佛经。改佛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业障。因此,大家不要去读那些品名,同时,这也是慈悲昭明太子。
读完经之后可以念七遍补阙真言(注十四)。诵经的人一定要多诵补阙真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方便。有些朋友不喜欢念补阙真言,这是丢掉西瓜捡芝麻的坏习惯。
补阙真言在法界上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读经时读错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多念几遍补阙真言就可以补上。 ”
(一):
《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消。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境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二):
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
净口业真言:这是清净(消灭)口业的咒。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ōng,xiū lì xiū lì,mó hē xiū lì,xiū xiū lì,sà pó hē。
净身业真言:这是清净身业的咒。
唵,修多唎,修多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
ōng,xiū duō lì,xiū duō lì,xiū mó lì,xiū mó lì,suō pó hē。
净意业真言:这是清净意业的咒。
唵,嚩日啰怛诃贺斛。
ōng,wá rì là dá hē hè hōng。
净三业真言:这是清净身口意三业的咒。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wá dá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 hàn。
(四):
安土地真言:
Na mo san man duo mu tuo nan om du lu du lu di wei sa po he
南 无 三 满 多。母 驮 喃 唵 度 噜 度 噜。地 尾 娑 婆 诃。
(五):
普供养真言:
Om ye ye nang san po wa wa zi la hong
唵。 誐 誐 曩。 三 婆 嚩 韈 日 啰 斛。
(六):
奉请八金刚:
奉请 青除灾金刚
奉请 辟毒 金刚
奉请 黄随求金刚
奉请 白净水金刚
奉请 赤声火金刚
奉请 定持灾金刚
奉请 紫贤 金刚
奉请 大神 金刚
(七):
奉请四菩萨:
奉请 金刚眷菩萨
奉请 金刚索菩萨
奉请 金刚爱菩萨
奉请 金刚语菩萨
(八):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九):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十):
称圣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十一):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也要读出来
(十二):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
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
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
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发音注解:
南谟:也有的书写作“囊谟”。可读作“南无(nā mó)”,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
啰:各地多读成(là辣),此字与喇通假,喇,古读(là辣)。也有的地区读本音(luō)。
怛:读音为(dá答)。
那:读为(nà纳)。此字读音(nā、ná、nà、nuó…),是常用的多音字,读法较为复杂。
佉:读(qié茄)为古音。另发音为(qiè切)。
吽:读音为(hōng轰)。
拏:读作(ná拿),“泼抹拏”中“拏”有的书中写做“挐”,其实“拏”和“挐”两字都是汉字“拿”的异体字,发音都为(ná拿),有的经书中甚至直接写成了“拿”字。也有的书里注音为(nú奴)。
(十三)金刚赞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叹无穷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三称
(十四)赞佛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类化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十五)回向文: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六)忏悔文:
弟子某甲,至心忏悔自从无始至于今日。未识佛时。未闻法时。未遇僧时。不知善恶。不信因果。遇不善缘。近恶知识。动身口意。无恶不为。身业不善。行杀、盗、淫、口业不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不善。起贪嗔痴。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焚烧塔寺。诽谤大乘。侵损常住。污梵诬僧。犯诸禁戒。作不律仪。自作教他。见闻随意。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披陈。发露忏悔。惟愿三宝。同赐哀怜。令我罪根。一念霜融。悉皆清净。
(十七)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十八)最后的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