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严谨周密,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角度:(1)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2)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3)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的力量;(4)材料选择确凿,具有真实的力量。
1.议论文的严谨周密,首先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严谨有序上,从而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议论文一般的结构为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也叫“绪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是作者提出论题或论点的部分,即作者把自己所要议论的观点介绍给读者。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即作者在这一部分里,用各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论是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就内容来说,是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和深化。这是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若从具体的内容角度和让文章更严谨有序的角度来说,建议采取层进式结构或者并列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层进式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但也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过渡更要自然,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尊严是什么?它是生命的尊贵与庄重,它是不肯弯腰屈膝的坚持与豪放,它是令人仰视的气节与精神……它更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
尊严是人的灵魂。
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之源,来自于生命的灵魂,正是人本性中的正直与大气,尊严才会如此坦荡。我不免想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他的处世不惊、南橘北枳的雄辩赢得了楚王的赏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这位出色的外交家的灵魂中,如果没有傲然之骨,怎会有不卑不亢的凛然之辞?所以,尊严是人的灵魂。
尊严是民族的灵魂。
无论是燕赵小国义不赂秦战败而亡的气魄,还是抗日战争中华夏民族在衰败之时发出的沉重的呐喊,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由此体现。那是坚守节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伫守,那是矜持地立于世界之林的雄壮。毋庸置疑,当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存时,这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她的灵魂不仅来自四海之谋臣、天下之奇才的智慧,更来自贤士豪杰每一份不屈的情怀。正是他们的每一分付出,才得以使一个民族捍卫她的尊严之魂!
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尊严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却得以在万物之中处处体现。那是梅开林间的傲骨,零落成泥的余香;那是《赤壁赋》的豪迈,《石灰吟》的清冽;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归隐田园的清高;甚至那是负荆请罪的勇敢,逆流而上的执着……万物的灵性,就在于那块沉稳的磐石,在于那道刺穿黑夜的曙光——尊严。
回归人类的本性,灵魂在那条挺直的傲骨边倚仗。尊严太宝贵又太平凡了,平凡在于它几乎处处可见,而宝贵在于,你是否能坚持你的尊严,倚仗它,登上人类灵魂之顶峰。
(选自《尊严与灵魂》)
本文作者采取层进式结构形式,来论证“尊严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文中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个人到民族,再到万物,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结构鲜明。
2.议论文的严谨周密,体现在它用语的准确严密上,这是议论文文体特点的内在要求。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严密的,因为议论文是用来讲道理的。就整篇议论文来说,语言的准确严密,要体现在思路的连续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上。如果议论文的语言是跳跃的,不连贯的,那么文章的思路也必然会是不统一的,议论文的严谨周密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更重要的是,议论文语言的用词要准确严密,经得起推敲。是“或然”还是“必然”,是“已然”还是“未然”,都应该是确定的。
语段一: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语段二:
“虽然有许多情形至今还不清楚,并且将会在很长时期内还弄不清楚,但是经过我能做到的精细研究和冷静判断,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选自《<物种起源>绪论》
片段一中用“如果”来表达假设,用“也许可能”来表达这种假设的结果,句内逻辑严晰,思维缜密。而“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句子中“当时”一词,则客观承认和还原了作者自己之前的认识,不回避,不掩饰,相当准确的表达了事实。
片段二中“精细”一词表现了研究的科学,“冷静”一词反映了判断的客观,“毫不怀疑”则足以说明其自信,可谓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措辞精当,表达周密。
3.议论文的严谨周密,还体现在论证方法得当上。
论证就是运用各种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只有恰当论证,才能从论据中合乎逻辑地推出自己的论点。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不是简单的“论点+论据”,只有通过恰当而严谨的论证,才能证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将二者融为一体,构成一篇完整且有说服力的文章。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等,这里推荐例证法和对比法。
例证法,其实就是举例论证,就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例证法是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方法,因为任何观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用典型、确凿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用例证法注意叙述要简明扼要,事例之后要结合观点进行简短的评析,不能有例无证,而且要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年轻时,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盖茨在自己的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片段中用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毅然辍学从事电脑设计的例子,来证明“找准自己的位置,生命才能达到极致”的观点,目的明确,再加上举例前有观点引路,举例后有简单而又恰到好处的评析,让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对比法就是对比论证,也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是指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它能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证明论点,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更有说服力。
对比法,可用在某一段的前后语句中,也可用在段落与段落之间。但要尽量做到前有引文,后有分析,形成一个“论点→甲事物+对比事物→对比点→结论”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选自《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此段在一个段落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并且在对比论证之前有引论,在对比论证之后有结论,非常严谨周密,更好得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的观点。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选自《学然后知不足》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对比论证法。文中先举井底之蛙、江郎才尽、楚人学驾船这三个反面例子来说明“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的观点,再从正面举著名科学家芝诺的例子,来说明“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的观点,两相对照,很好得说明了“学然后知不足”的中心观点,很有说服力!
4.议论文的严谨周密,和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材料确凿可信,才具有真实的力量。
材料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证明观点,必须确凿可信,真实准确,这样才有说服力。为了证明观点,随意臆造或者引用一些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材料,就会使读者怀疑其它的论据是否可靠,进而怀疑你的观点是否可靠,从而大大抵消文章的论证效果,不仅不能增强说服力,还能影响到行文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议论文的选材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有说服力。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如论述“近墨者黑”这个观点时,用“我邻友某某锒铛入狱……”这样的事例,往往令人难以置信,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
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戴东原先生年谱》中记载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难师”的故事。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塾师无言以对,但认为他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个片段中,为了论证“学贵有疑”的观点,例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多疑的事例,来源真实准确,证据确凿,很好地论证了“学贵有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