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钦的简介
肖钦的家在北京红山口的八一军体大队宿舍,要想去他家,还真得费些周折。 肖钦和八一队的大多数队员一样,都喜欢叫那里红山口,其实出租车司机师傅们更熟悉的名称是国防大学,但是出租车只能把我放在国防大学东门,里面是不让外部车辆随便进出的。 在接待室,电话要打大院的内线,想要进门必须要征得肖钦父母的同意,留下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和单位名称,接待室的工作人员终于给了我一张进门条,上面肖钦家的地址还写得模模糊糊的。 校园好大,我询问了路人甲乙丙丁,总算找到了八一军体大队,但是烈日下,院子里忽然没了人,肖钦家的那栋楼仿佛也消失了——里走外走、爬上爬下,折腾了半个小时,我终于还是遇见了好心人,来到了目的地。 童年 父母从来不敢看直播 所谓无巧不成书,到肖钦家时,电视里正在录播2007年世锦赛男团决赛。我进门的时候,中国队马上就要比最后一项单杠了——肖爸爸肖妈妈显然知道,儿子将最后一个出场,但他们还是显得很紧张。 “我从不敢看肖钦比赛的直播,从来不看。”肖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念叨着,“即使看录播,我们也吊着一颗心,明明知道他没有失误,但还是一样揪着心……” 比赛继续着。肖钦上场之前,东道主德国队的领军人物汉布岑完成了一套不错的自由体操,现场观众疯了一样欢呼鼓掌。“这个时候上场特别难比,现场气氛肯定会影响发挥的。”肖爸爸知道儿子马上就要上场了,果然话音刚落,肖钦就出现在镜头里向裁判示意了。 屋子里安静极了,肖爸爸和肖妈妈死死盯着电视,一直到肖钦顺利完成下法。 “你看,他动作还是有点儿放不开,现场气氛对他的影响太大了,”电视上开始放肖钦的慢动作,肖爸爸继续当解说,“奥运会气氛一定更热烈,”肖妈妈接过话茬:“那我更不敢看了……” 肖钦家屋子不大、但很温馨,肖钦平时不回来住,只有肖爸爸肖妈妈在这里。阳台上,几盆竹子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肖妈妈说,有一盆还是从南京老家带来的,家里有竹子好,象征着节节高…… 家里最有特色的,自然是肖钦的荣誉室,整整一面墙,各种奖牌奖杯数不胜数。但在父母也眼中,最珍贵的却是肖钦上小学时候的三好学生奖状,肖钦还有收集参赛证件的习惯,肖妈妈重点拿给我看的也是肖钦参加江苏少年比赛的选手证;肖爸爸专门把肖钦小时候的那套小军装拿了出来,上面满是军功章,还有一条绶带,上面写着“荣立一等功”。 肖妈妈说:“肖钦特别喜欢军装,前几年部队换装的时候,他自己就说‘新军装穿上去可帅了’。”肖妈妈还说,肖钦刚到八一队不久,第一次放假回南京,出门去见各种亲戚朋友都穿着小军装,自己感觉特别好。” 那个时候肖钦的肩章在部队就是干部,在南京的大街上碰到几个战士,还要给他敬礼,小战士一边敬礼一边嘟囔着:“他这么小我们还得给他敬礼……” 我要练体操,我能坚持住 一说起肖钦为什么练体操,肖妈妈就一脸无奈:“我们不想让他练啊!他自己要练!”肖钦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也还不错,所以父母就没打算让他练体育。但没想到,肖钦刚上幼儿园就被体操教练朱文元看中了。“我跟肖钦还真有缘分,他家小时候没住在家里,而是和在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就上了中山路附近的幼儿园。”朱文元说,当时作为中山东路体校体操班教练的他去周围的幼儿园挑小朋友,一眼就看上肖钦了:“肖钦身材不错,也很灵活,马上就喜欢上他了,一心想让他练体操。”“我们当时就想,让练就练吧,但真没想到他能练出来。”肖妈妈说,她不想让孩子受这份苦,而且周围的邻居也会指指点点,说这家人狠心,这让让他们压力很大:“一开始我看有200多个孩子,后来变成100多个,后来变成50多个,再后来就是20多个,一直到最后这批孩子就剩下10多个了。我们当时就着急了,我们知道他以后可能会走这条路,就下定决心不让他练了。” 忽然有一天,肖钦不来了。朱文元马上求跑到了肖钦的家—— “怎么不让孩子来啊?” “家离体校太远,没时间接送,不想练了。” “你们不用管,我负责接!” “……我们就是不想让孩子练体操,你说什么都不行。” 爱才如命的朱文元急坏了,一旁的肖钦也急坏了。 第一天没去,肖钦没说什么;第二天没去,肖钦也没说什么;第三天还没去,他再也忍不住了,“妈妈,我想练体操,你送我去体校吧!”肖妈妈反问道:“练体操会吃很多苦,你能坚持下去吗?” 人生的选择第一次摆在少年肖钦面前,小伙子点了点头说:“我能坚持!” 童年荣誉 十岁好男儿志在四方 大大小小的奖牌 各式各样的参赛证 练体操是第一次选择,而到八一队则是少年肖钦的第二次选择。“肖钦的体操之路完全是他自己选的!”肖妈妈的言语里带着几分自豪。因为出众的天赋和坚韧的性格,少体校时代的肖钦就颇受关注。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中,就有八一体工大队。十岁那年,肖钦由父母带着来到北京八一队所在地做测验,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当时就是在现在个院里,测验之后,八一队说如果只要一个孩子,一定也是肖钦!”肖妈妈回忆说,肖钦在那一批孩子中间最突出,她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但也不舍得孩子这么小就远离父母。于是,他们再一次把人生的选择权摆在肖钦面前。 “我们就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如果去江苏省队,至少一周可以回一次家,但是成绩可能不如在这边好;如果到八一队训练,成绩会更有保证,不过想回家就难了。”在肖妈妈的记忆中,她领着肖钦在这个大院里一边走一边决定孩子未来的场景可谓永生难忘。 但更让他们难忘的是肖钦的选择:“妈妈,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要到八一队来练!” “他当时就是这么说的,我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学会的这句话……”因为儿子的选择,父母也坚定了培养孩子的信念,虽然那时候肖钦才刚刚10岁,但是他已经是一个可以主宰自己名命运的小小男子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