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第一节课怎么上?

2020-06-06 教育 100阅读
要上好初一学生第一节美术课,必须了解初一新生的心理状态,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是从第一阶段学习进入第二阶段学习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普遍带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兴趣广泛,充满幻想,对新的环境、新的集体还不适应,对新教材、新教法还不适应。了解了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后,就要针对学生这些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抓紧对他们鼓励和教育,使他们明确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
附一位美术教师上初中第一节美术课的经验:
今天早上第四节,是开学以来我上初一的第一节美术课。在上课之前我就在酝酿这一场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开场白了。我觉得这将是我一个新的教学生涯的开始。上好第一节来鼓励自己的自信心。
一进课室,同学们有些异样的眼神来迎接这位陌生的“新老师”,可能是上了几节课了,大家的精神已经有些疲倦了,坐姿太过于随意了!可是我富有激情的开场白开始了:“同学们,这是我们这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这学期由我和大家来一起探讨美术,一起来享受美术课堂。请大家坐好些!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够给我留下一个十分美好的印象。以后一想起你们,就特别喜欢来上我们班的课!” 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话就马上精神了好多,都坐直了起来。
我在黑板上自我介绍写了一个“温”字,并说:“以后大家就称我温老师!和温老师同姓氏的请举手”,没有一人,我又问:“那么请喜欢上美术课的同学举手”,让我惊讶的是五十几位同学中只有十来个人举手!真不知道是小学的美术教学的失败,还是我们现在“重智育、轻美育”的教学方针深入人心?是教育不同阶段对“美育”的区别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问:“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小的时候自己特别喜欢画画,特别喜欢上美术课,并以此为自豪,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自己慢慢地失去画画的能力了!有这样的感觉的同学请举手!”瞬间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了,并用兴奋的表情看着我。
我没有急于上课本上的新课,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美术”,对大家说:“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聊一聊什么是美术!”问:“什么叫美术?”陈同学说:“美术就是画画”。大家说对不对?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对!这是一个多么错误又普遍认为是对的看法。我说:“同学们,我们的美术并不只是画画”而是“审美”,我回头在黑板上写了“审美”两个很大的字。并解释:“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和思想去审视我们看得到的花花世界,当然也包括艺术作品”,同学们问:“是审美观吗?”,“对”。(“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我说:“我们的美术课重要的不是教同学们学会画什么?而是教同学们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审美取向——简单的说就是让同学们学会发现美,关注美和形成对美的观念和评价!”接着我问:“我是不是讲得太深了!”同学们有的说不会,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一动不动,我知道大家不理解,于是又说:“法国著名的雕塑大师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温老师的美术课就是要教你们发现美!锻炼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下子有许多同学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了,我也就心安了很多!
接下来我说:“除了学会欣赏美的事物,我们还要学习理解美的真谛!”,“美是真与善的形象,我们有时看到的美不一定真的是美,我们以为丑的不一定就真的丑,所以对美的认识是需要通过思考来加以辨别的,这种思考的能力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训练才可以得到!”,举个例子吧:一个穿着时尚的人让人家有美的感受,但如果他不遵守公共守则,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对老人不尊重,我们心中美的感受就会马上打上一个问号,而与此相反的,一个打扫街道的劳动者,他的衣着普通,形象丑陋,但是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却会给人一种精神美的享受——这就是我们常常会在艺术作品中看到一些“不美”的东西、形象。其实其中蕴含了很多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正讲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状况,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同学向另外一位同学丢纸团。我突然停了下来,这时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意识到了发生什么事。我问:“在上课时当老师正在讲课,突然下面有学生在搞小动作,丢纸团,说话。大家说这种行为美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美”。这时那位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满脸通红。
在和同学样的交流中,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我的结束语是:“今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美的话题,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很满意,希望下一堂课不要再有丢纸团,搞小动作的同学了好吗?”全班发出的响亮的“好”声。我心里明白,我已经让这些可爱的学生们认可了,今后的课得好好努力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