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与孩子一起读绘本

2020-04-30 母婴育儿 87阅读

高质量的亲子共读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本既吸引孩子、又吸引家长的绘本,是高质量亲子共读的开始。赢在起点早教学园开设的绘本微学堂,将定期为爸爸妈妈们推荐优秀的、有趣的绘本,并提供共读建议与绘本知识等相关资讯,邀请父母和孩子与我们开启一段愉快又温馨的共读时光~

《爱花的牛》封面

看一看

封面大红,内页全篇黑白

现在很多绘本的色彩都非常丰富,家长们可能会担心黑白绘本无法吸引孩子。但《爱花的牛》作为流传了几十年的儿童绘本,一直深受世界各国孩子们的喜爱。感兴趣的家长不妨置办几本黑白绘本,看看自家孩子是否喜欢这种类型的图画。

内容简单,幽默诙谐,但含义丰富

《爱花的牛》故事内容不复杂,表达手法幽默诙谐,适合营造一个欢快的亲子共读氛围;并且故事含义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适合宝宝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例如,有人看完后觉得应该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有人看完后觉得像费德南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有的人从费德南妈妈对他的包容的态度中,悟到了育儿经。家长们可以在读完绘本后,与孩子们进行讨论,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

品一品

「从前,在西班牙,有一头名叫费德南的公牛。他从小就和别的公牛不一样,他对其他公牛喜欢做的事情——到处跑跑跳跳、互相用角抵撞——完全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静静的坐在牧场里,闻着花香。有一天,五个陌生的男人来到牧场,认为费德南是牧场里最凶猛的公牛,并带他去了马德里斗牛场,为斗牛大赛做准备。结果到了斗牛大赛的那天,无论斗牛士们如何试图惹怒费德南,他都只是静静的坐着,因为他看到了他最熟悉并喜爱的东西...」

《爱花的牛》主人公费德列

《爱花的牛 The Story of Ferdinand》

作者:文/ 曼罗·里夫 Munro Leaf

图/ 罗伯特·罗素 Robert Lawson

译者:孙敏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3岁以上

首发行于1936年,被译六十多种文字。

1938年被迪士尼翻拍成动画,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卡通片)

曼罗·里夫 Munro Leaf

曼罗·里夫(1905-1976),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并取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在他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里,出版过近40本书,其中《爱花的牛》最为出名。是他为好友罗伯特·罗素(Robert Lawson)创作而出,耗时仅40分钟。

罗伯特·罗素 Robert Lawson

罗伯特·罗素(1892-1957),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及插画家。曾获得美国最高儿童文学奖和插图奖——纽伯瑞金奖和凯迪克大奖。其代表作为自己编写并绘图的《兔子坡》(Rabbit Hill)。《爱花的牛》是其好友曼罗·里夫,得知罗伯特的创作灵感被出版商的想法限制住时,为了让好友能画出有意思的插画,创造而出。

《爱花的牛》结尾

读一读

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将绘本阅读当做说教,逼着孩子说出故事背后的“道理”。一方面,在儿童时期,孩子们没有能力直接感受“人生道理”或“道德道理”,这种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儿童更多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体验来学习。而绘本里的图画为孩子们建构了具体场景,提供了观察、模仿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概念。另一方面,当孩子感受到大人给他们读绘本,背后的目的是枯燥乏味的说教时,也会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

因此,我们建议父母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能与其产生共鸣的绘本,带着情绪和感情,生动地朗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温暖。时间一长,孩子自然会认为和父母读绘本是一段快乐的经历,并逐渐爱上阅读~

学一学

什么是绘本?

绘本(picture book)也叫图画书,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其中图画占的分量和阐释意义,要比文字更重一些。有的绘本只有图画,没有文字,但一样能清楚地描绘故事情节。阅读绘本是一件老少皆宜的活动,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绘本是最佳读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