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村的大事记

2020-08-01 社会 160阅读

汉代,始建大圣寺,位于上庄村东,今蒙馆路北口。唐时复修,元至元元年 (1264年) 再修,立碑为记。寺院占地0.2公顷,庙地2公顷,院内有大佛殿、两厢陪房等建筑。1946年,大圣寺被拆除,今遗迹无存。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杨氏始祖杨干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此地,于大圣寺前偏西建村,村名上庄。
1918年,为防土匪,重修村围墙,加高加固,增设炮台门楼。由杨增珊等组织集资施工,在保卫本村及邻村群众安全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是年,在大圣寺建立初级小学,称洋学堂。学总杨增珊、杨锡爵,学生来自周围18个村。1924年因匪患被迫解散。
1928年,杨增珊、杨锡爵主持重新办学,1930年又集资建东学堂。
1938年1月3日,日军一汽车队途经东洛沟过柴汶河,上庄村民用“五大环” (土造火枪)打击日军,此为上庄村民第一次直接抗击日军。
是年,杨梦浦、杨锡泮、杨玉斋、杨增茂参加武装斗争。
是年,杨梦浦、杨锡泮入党。
1939年,村成立党小组,杨玉斋入党并任党小组长,此为上庄村第一个党组织。
1945年,农救会、妇救会、民兵队、儿童团相继成立。
是年,杨锡敬任庄长,杨茂修任副庄长。
1946年,杨衍礼任庄长。
是年,进行土地改革。
是年农历8月,杨衍礼、杨锡儒、杨锡法、杨衍学、杨衍利、杨衍章6人同时参军。
是年,鲁中公学驻上庄办班,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本村杨衍诚、杨锡渠为该校学员。
1947年2月, 为支援莱芜战役,全村村民碾米磨面做军鞋支前,并出运输队员50余人,历时48天,被鲁中军区授予“支前民工模范队”,奖锦旗1面,快枪4支。
1949年,村第一届党支部建立,杨衍礼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
1950年,村第一届共青团支部建立,杨衍超兼任书记。
是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在村小学成立。
是年,进行土地改革,共划出地主5户,富农2户,小土地出租者2户。
1952年,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40户农民加入,实行“自愿结合,记工算帐,找工找粮”。
1953年冬,成立村两级农业合作社,有16户村民参加,杨衍湖任社长,杨衍文任副社长。实行“劳动记工,地四劳六”分配方法。到1955年发展到56户,占总户数的31%。
1956年,以上庄村为基础,成立所属乡8个村联合的“前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为18队,上庄村为3~7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社员重得自留地,提倡“见缝插针,广种多收”。
是年, 新汶发电厂在村北大菜园安50千瓦变压器1台,后又用木线杆将低压电引入村内,此后全村普及照明用电。
1977年,村民参加新汶县“团山岭”修大寨田大会战,吃、住在工地。
1982年,村投资在双井路西修建小学新校舍,达到“六配套”标准。
1987年3月, 撤销大队管委会,成立村民委员会。杨锡殿任书记,杨乐侠任村委会主任。
1989年4月,村北河煤矿动工,1992年竣工投产,总投资180万元,占地0.3公顷。
1993年,村投资1.2万元,村民义务投工,铺设管道500米,全村普及自来水。
1995年4月, 全村参加蒙馆路东段至新汶段改线, 每人集资70元, 全村共集资10.86万元。
1996年,建村老年协会,会长杨衍超。建红白理事会,会长杨乐伦。
1997年,村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杨乐伦当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1999年,驻村境内的新泰市尚庄煤矿因资源枯竭等原因关闭。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