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文诸葛亮用上手机800字

2020-10-29 综合 72阅读
一直对与网上热议的子午谷之争有看法,对猪吹们肆意贬低魏延这一正确军事谋略而不甘,想写一篇关于子午谷的文章,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近在国吧摘宝,就此转载
作者:operation151
文章名:从子午谷奇谋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论点:诸葛亮最后六出祁山失败,隆中对成为泡影,主要还是由于其本身的问题:不懂甚至排斥机动战略;才器不过割据之才.
1、机动战略

般对孔明军事方面的批评往往在于其用兵只知正兵而短于出奇,不过这个论点往往被质疑,难道射杀王双张郺不是用奇?出现这种情况是应因为中国的奇正之说很多
时候就是在捣糨糊.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来考虑问题,就是从现代军事理论出发,来考察一下机动和火力的关系(对于古代战争来说,火力很大程度等同于兵力).
“战斗要依靠杀戮和机动来赢得,越是伟大的将军,他就越注重机动,也就越少杀戮”,丘吉尔多少也继承了一点远祖马尔波罗公爵的智慧,这话说的不错,名将和
庸将的一个重大区别往往就在于对机动战略的认识.现在我们回到三国时代,审视一下诸葛和其丞相司马魏延在是否出兵子午谷上的争端,看一看诸葛对机动战略的
认识如何.
作者a提出,魏延的战略要成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魏延率军从褒中出发,循秦岭东行进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长安,
完成这个行程必须用10天的工夫;第二:曹魏长安守将夏侯茂得知魏延军突然到来时必须要弃城逃跑;第三:夏侯茂逃跑时,必须留下大批可供蜀军食用的粮草辎
重;第四:魏军的增援部队必须要在20天后才到达长安;第五:诸葛亮大军从斜谷出发,必须在20天内赶到长安,增援魏延.的确作者a的分析很有道理,魏延
要成功好象真要侥天之幸才行.我们很可以认为诸葛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否定了魏延的提案.这样我们也就有了一个充分的靶子来说明诸葛对机动战略一窍不
通.
在讨论具体的机动战略理论和发表评论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战例(缺段,根本以后内容推测为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国之战,被度娘和谐)

看一下公元前217年在罗马的汉尼拔.公元前217年春季,汉尼拔逼近罗马城,而罗马的新执政官分兵据险把守两条通往意大利中部和罗马的主要线路.弗拉米
尼率4万人驻守通向埃图里亚的阿雷提乌姆,而盖米纳斯带领2万人防守位于亚得里亚海岸边上的里米尼.罗马人指望当汉尼拔从正面前进的话,严阵以待的两支部
队就合力以优势兵力予以打击.但是罗马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认为位于托斯卡纳的阿诺河沼泽在春季的洪水期是不可逾越的从而没有加以考虑.经过4天3夜的跋
涉,汉尼拔在4月率军直接穿过了阿诺河沼泽,切断了弗拉米尼和罗马的联系.汉尼拔徉装向罗马进军,一路上边缓慢前进边在沿路大肆破坏,迫使弗拉米尼迅速追
击.完全占有战役主动权的汉尼拔在特朗西梅诺湖伏击战中几乎全歼罗马军团,而汉尼拔的损失不过2500人.
第三个登场的是817年的李愬雪夜袭破蔡州之战.这次战役过程十分简单,首先北线唐军则牵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而李愬经过周密准备发动了一次吴元济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战果也是很明显的,初十出发,十二日吴元济出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2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四个是1941年的曼施坦因进攻法国的计划.这一战役是如此的有名,所以我只简单的叙述.德军趁联军兵力集中于马奇诺防线时,以机动部队从地形复杂的阿登
直插联军后方和腹地,以高速度彻底破坏对方的防守体系.古德里安推进速度之快,以至于其根本来不及等步兵跟上来保护侧翼,而是用机动性迫使对方陷入完全混
乱之中
最后一个是诸葛同时代的人物,邓艾263年的灭蜀之战.钟会率13万左右兵力在剑阁吸引住姜维的主力,邓艾率部从阴平小路出发,直下江油,击破诸葛瞻,拿下成都,蜀灭.

史上类似的战役层出不穷,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好在这么几个已经足够我们讨论问题了.明眼人不难发现,魏延的战略和这些战役的胜利一方十分相近,以至于作者
a对魏延战略的苛评几乎可以原封不动的拿那来质问成吉思汗、汉尼拔、李愬和邓艾:如果博卡拉守军或者诸葛瞻据险死守怎么办,要知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顺昌城
都让完颜宗弼这样的名将惨败而还?这样话,深陷敌内部的成吉思汗和邓艾的部队岂不是成为孤军?如果罗马人不是仓促追击而是在罗马重新组织援军,来个耐心细
致的前后合围,汉尼拔区区几万人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李愬情报走漏被对方来个伏击岂不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要知道即使是坦克的比较,联军从数量到性能也都要比
德国好,如果联军没有陷入混乱而是组织起良好的防御怎么办?如此分散的德军一定会死得很难看的.
难道说这些名将的成功都是侥幸?因为敌人太弱?或
者用作者a的话说,他们并不象诸葛亮一样具备一个杰出军事家的一切主观素质而只是运气好?^^(估计他不敢,他也就是欺负一下魏延这个可怜的家伙而已)为
什么作者a那些看起来如此有道理的分析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这都是因为作者a和诸葛都不懂得机动战略的要领,甚至敌视战略机动,所以他们对魏延战略的攻击中
中就隐含了对机动战略原则的否定.从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得出“机动战略行不通”的结论,而这个结论自然明显是错的.
那么何谓机动战略?这是一个巨大的题目,最近天气这么冷,我就不总结了,摘几段他人有关的著述贴出来:
“纵
观全部历史,有关高明统帅的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就是,除非在拥有压倒优势的情况下,他们的成功行动都是对敌人的侧翼或后部采取的,不是实际上就是在心理
上.高明的统帅认识到,攻敌后部使之分散精力、猝不及防,往往使敌人溃败因为敌人的给养、通讯和增援被切断,从精神上讲,其信心和安全感也被大大削弱.另
一方面,高明的统帅们知道,正面进攻使敌人的防御力量得到巩固,即使被击溃,也只不过迫使它退到后备力量和供应所在地.”
“我们现在能够给军事战
略或指挥战争的目的下定义了.这就是缩小抵抗的可能性.高明的统帅利用运动战和出其不意等手段消灭或缩小抵抗的可能性.正如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为实现这一目的,孙子为成功的统帅出谋划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如果统帅率军出现在敌人必须迅速前往保卫的地点,那么敌人的精力很可
能分散,并且很可能削弱其它地点的防御力量,或者将其放弃,因而促成自己战败,或者使自己失败无疑.速度和机动性是战略的基本特点.”
“成功的统帅选择(敌人)最没料到的路线或行动方向;他利用抵抗力量最弱的路线.”
最后以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中的一段话做结:
“战
略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抵抗的可能性;为此,它所利用的则是‘运动’和‘突然性’这类因素.‘运动’是属于物理领域的问题,它所需要考虑的条件是时间、地
形和运输能力.所谓运输能力,包括现时可以用来运送和保障部队行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突然性’是属于心理领域的问题,它需要考虑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是
在每一个具体场合下都能影响敌人意志的东西.因此,它面临的问题要比物质领域的问题复杂得多.战略可以偏重于利用运动,而较少依重突然性,也可以反过来,
偏重于利用突然性,而较少依重运动.不过,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为因果.运动可以产生突然性,而突然性也可以起到刺激运动的作用.如果运动的速
度较快,超过了一般的速度,或者变换了方向,那么毫无疑问,即使这种运动没有采取隐蔽措施,它也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突然性.同时,突然性又可以促使运动不
停地进行,从而迫使敌人无法进行反机动,不能采取其他反措施”
现在我们可以把作者a和诸葛的问题所在看得很清楚了.他们不了解战略上机动和突然性
的重要性,对于孙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教诲也没有理解.诸葛也许在战术层面知道采用机动,但是在战略上却没有这种胆气和天赋.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的人物做个不很恰当的比喻,诸葛最多不过是李德的“短促突击”这个水平,要象老毛那样“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是超出诸葛能
力之外的,所以最后“有人泣,步步为营嗟何及”正是他的写照,只能留下一个鞠躬尽瘁的典范而已.
此外,可能诸葛也有一点,不过尤其是作者a,对战争的两个特点缺乏认识.首先,战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战争迷雾”是战争中的常态.完全把握住对方的行动,对对方的情况和反应要计算得完全清楚
,
这从来都是奢望,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神机妙算”的话,那么就必须付出丧失决断力和行动力的代价.而且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
中指出,战争是两股相互敌对的意志的冲突,这意味着双方的行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依赖于对方的行为而变化,所以说,与其念叨如果对方怎么样怎么办,不
如想想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对方的行动自由.具体到魏延的战略而言,要考虑的不是对方会不会弃城而逃,魏国援军会不会很快赶到等等,而是要通过突然性和
事先周密的准备使敌人慌乱而不可能做到这些.比如说,增加魏延的兵力;采用一些技巧虚张声势,伪装成数万大军;派分部队袭占长安到洛阳之间的关卡,利用地
利阻截东面的援军;四面展开游骑,使敌人不明我军实力和意图;派别动队骚扰洛阳;趁秋收前夕出兵,当时粮还在田里可以确保;荆州方向展开佯动等等,这些措
施核心就是“迷惑、引入歧途和出其不意”,绝对可以极大地削减对方的并增加己方的行动自由以及本战略的成功率.象我这样没有才能的人随便都可以想出一串
来,我就不信那位“具备一个杰出军事家的一切主观素质”的某人就想不出来.
我们是不是诸葛要求过高?毕竟我们生活在数千年后,知识和视野都大大的优于古人.果真如此?我们姑且不提邓艾,因为在我们的名将榜里并没有他.我们和目前已经上榜的其他几个人比较一下:

一个是曹操.不说著名的官渡或者赤壁,我们看他远征乌桓的战役.207年5月,曹操率军攻乌桓至无终.时值大雨,沿海大道堵塞,乌桓军扼守要道,曹军受
阻.7月,曹操先诈称回师,使乌桓戒备松懈.曹军迅速以当地名士田畴为向导,轻骑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于崇山中疾行数百里至柳城(今辽宁
朝阳西南)附近,塌顿单于仓皇调集骑兵数万迎击.8月,曹军登白狼山,趁敌军军容不整,以张辽为前锋一举冲溃乌桓军,斩塌顿,二十余万众降,二袁不得不投
奔辽东.这等用兵深得机动之妙,正与成吉思汗等人仿佛,哪里是诸葛可以相提并论的.
第二个是周瑜.赤壁的胜利就不是诸葛所能比拟的,至于战略方面的比较,我会在下面隆中对部分的讨论做个分析比较.

三个是司马懿.演义中有这么一节:“司马懿克日擒孟达,诸葛亮乘雪破羌兵”,但是这两场战斗的含金量却相差甚远,司马体现其战略对机动和出其不意的认识,
而诸葛不过是在地上挖坑的战术级别而已.而且数一数诸葛一生的战役,没有一场可以拿出来比一比的,因为诸葛的战略总是在步步为营的蜗步前进.此外,司马平
辽东的战役也可圈可点.公孙首先派卑衍率数万兵力据险而守,等司马兵疲再战.司马多张旗帜假装要南下绕行,引卑衍兵力南下再乘机北上,暗渡辽水东进之指襄
平,迫使卑衍匆忙回援并击破之.在击灭了对方的机动兵力之后自然剩下的就只是围城工夫了.这一机动看起来简单,却是战略大师汉尼拔这一级别的,而孔明好象
只在演义中做过几次在现实中却一次都没有.
第四个是陆逊.白衣渡江就有他一份,而以少胜多的彝陵之战也是战史上留名的,而诸葛能拿出手的不过是更体现行政官吏能力的平南蛮而已,而且规模上不知道要差多少.
第五个是杜预.首先这种灭国级攻击是诸葛一直渴望却没有办法做到的;此外,此战中水陆两方面的协同之优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王瀎的水军指挥权配置的机动灵活体现了杜预的大局观.相比之下,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就要自理的诸葛其格局和气度都要弱上一大截
2、隆中对
在我们开始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三国时代的战略地理情况.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不按各州来讨论,而是结合诸葛的隆中对对几个要地简单划分如下:荆襄、西蜀、东吴、西凉、司隶、中原、辽东.

襄和东吴都是北方依靠长江可以依靠水军防守,总的来说想从北方南下进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北方水军往往不利.不过对于两个地区之间却几乎无险可
守,只要控制其中之一并占有优势就不难发起攻击,刘表和孙策多年的战争也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双方都没有办法获得绝对优势而已.如果从这两个地方北上的话,
由于北方的骑兵强悍,也相当的困难,就历史上多次南北分裂的情况看来,基本难以扩张到长江流域之外很远,不过东吴还可以北上一点试图把范围扩张至淮河一
线,魏吴多次大战合肥就是如此.基本上这两个地方要北上,主要还是靠水军,关羽的水淹七军如果往北一点恐怕就很难发生了.不过从荆襄也有一个好处,就是靠
洛阳、许昌这些当时的要地很近,如果在决定性会战中获胜往往可以改变大局,曹操被关羽吓得要迁都以及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必须操心刘表北上都是这个特点的体
现.
西蜀包括益州和汉中,地形十分复杂,想只凭借陆军拿下相当困难.宗弼在和尚原.蒙哥在钓鱼城都吃了不少苦头,曹操“既得陇,复望蜀”的感慨也
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复杂的地形也导致从西蜀出兵攻击其他地方相当的困难,只要对方据险防守十分难以有进展.从刘备灭吴失败到诸葛北伐无功都说明这一点.从
这里向北的话,有两条路,一个是取西凉一个是直取司隶.其中前者相对交通比较好一点,所以诸葛六出祁山打的算盘就是先取西凉再下司隶,走当年马超的路.相
反,正如上半部分指出的魏延的战略就是想直取长安.总的来说,历史上从西蜀北上几乎没有成功的战例,唯一的例外就是刘邦以奇袭北上,冲出项羽设计的牢笼,
他选择的做法比较接近魏延,依靠突然性直趋关中.
但是从西蜀往东面方向略有不同,由于和荆襄、东吴共着一条长江,所以如果能够建立强大的水军的
话,凭水陆两方面是有可能东进的.不过上游的水军一般难以和下游匹敌,除了王瀎这个造船狂由于机缘巧合得手一次之外,其他没有成功的例子.所以从西蜀看来
一般还是只有指望陆军,这样就难免会撞上让人头痛的湖北山区,刘备就是栽在这个上面了.不过从相反方向看起来就有所不同,占据了荆襄却可以水陆一起西上图
蜀.历史上这种情况就很多了,除了刘备入蜀之外,秦是先迫使楚迁都才控制蜀;蒙古也是先控制荆襄才拿下四川的;好象明清都是差不多的做法;连***也是在
两省边境上击败宋浠濂才入川的.
至于其他几个地方由于基本上都在曹魏的控制之下,和主题关系不大,就不一一分析了.
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开
始分析一下隆中对.隆中对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孙刘联盟抗曹;②刘备跨有荆益;③有机会的时候分别从汉中和荆襄北上,合击曹魏.这一战略后来基本上
被执行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势.由于这一点,即使认为将略非诸葛所长的人也一般对其战略眼光大加赞赏.但是只要仔细的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
隆中对有着许多内在的问题:
首先,两路出击部队相隔太远,根本不能互相支援.在这种情况下,曹魏处于有利的内线作战位置,只要刘备军任何一方面进
展不顺利,就可以把主力集中到一个方面,实现各个击破.可以说,历史上采用这样做法的战略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无一幸免.的确分进合击是一种很有用的做
法,可以让兵力充分的发挥作用,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分散的支队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然而诸葛的战略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使其注定将是
一个失败的战略.
第二,如前面对战略地理的分析,从汉中北上十分困难.粮食困难决定了只能速战速决,但是地形限制了优势兵力的展开,极大的有利于
防守一方.防守一方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就可以让对方空耗国力.而且如果出现刘备军分进合击的情况,只需要以少量兵力牵制就可以集中兵力打击襄阳北上的敌
人.诸葛六出祁山而寸功未立的结局早在他提出隆中对时已经注定了.
第三,正如很多人已经指出的,孙刘联盟和从荆襄北上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不过常
常有人会说,如果刘备在赤壁之前直接夺取荆州就好了,如果关羽不那么骄傲懂得和联吴的重要性就好了,如果关羽多防备东吴的偷袭就好了,不一而足.果真这
样?正如前面地理分析指出的,荆襄和东吴无险可守,甚至不妨这么说,这两块地方本来就应该看成一个战略单位.所以只要荆州一空虚,东吴就有不可抗拒的倾向
要西进.这样看来,只要保持孙刘联盟,就不能指望荆州部队能够北上到超过关羽做到的地步,因为只要再向前,一来荆州更加空虚,二来东吴决不能放任蜀扩张到
这种地步,因为我们已经分析过,在一个控制荆襄和北方的政权面前,东吴根本没有生存的任何机会.所以,想要实现,诸葛两路合击的战略,必须首先抛弃那个靠
不住的孙刘联盟.
由以上三点看来,隆中对中提出的根本谈不上是一个好的统一全国的战略.但是为什么那最后这一战略基本得到执行了呢?这是因为以上
的分析都是基于要从汉中和荆襄北上合击的前提,但是我们看一看,刨掉这一进攻性内容之后,隆中对变成什么一个样子?很简单,那就是孙刘联盟和跨有荆益,而
且这两点之间同样有着内在矛盾,于是最后就变成事实上的联合东吴以保证割据西蜀!这就是隆中对实际上的真实内容!的确,这一战略符合前面战略地理的分析,
两国联手的确可以苟且偷安.这就是为什么好象诸葛拥有先见之明并指导了三国大势的原因,而这实际上是由于其战略和战略地理偶然巧合的缘故(我只能认为是偶
然,因为隆中对的其他部分已经表明他不懂战略地理).但是我们已经很难认为这样的隆中对还是一个历史上值得一提的雄图大略了,实际上只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土
财主战略而已,和历史上的那些乱世的蜀主如孟知祥之流相比也高明不到哪里去.而且正是这个土财主战略被采纳导致中国的长期分裂并最后被异族南下,出现了五
胡乱华的悲惨局面.正是从这一出发点,我认为诸葛哪怕就一个策士而言,也不过石勒的谋主张宾这个级别,还不如苻坚的王猛,更不用提张良陈平了!

了半天的隆中对,难免要被人说,你骂什么?这已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好的战略了,难道你还能提出更好的吗?真的没有吗?要知道我上面专门留了周瑜没有和诸
葛亮比较呢?一般认为,周瑜实战能力在诸葛之上,但是战略眼光要比诸葛差,因为他没有认清孙刘联盟的重要性,几次三番提出要趁曹操无力南顾消灭刘备势力.
但是孙刘联盟果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如果我们跳出这个怪圈,我们会发现另外一番天地.当曹操无力南下的时候,孙刘两家中的一个如果能迅速的解决掉另一
家,将会使整个局面跳出隆中对的局限并极大的改善战略局面,而且隆中对中的其他一些设想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演义中有诸葛三气周瑜的情节,最后一
段就是周瑜想以入蜀为名假途灭琥被识破后被奚落一顿最后气死.当然这些都是杜撰,但是历史上却有相关的一段史实.公元210年,周瑜攻下江陵,刘备前往京
口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未果.周瑜等反对再割地给刘备,主张羁刘备于吴,分置关张.孙权见曹操雄据北方,不从其议.随后周瑜向孙权献计:乘曹操新败而不敢南
进之机,发兵取蜀,并汉中,尔后北上攻曹操,以图大业,孙权许之.但遗憾的是周瑜于返回江陵途中病死.随后孙权从鲁肃议,借荆州给刘备,并派孙瑜率水军屯
夏口,准备攻蜀.刘备为阻遏东吴的计划,令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屯南郡,自驻孱陵.孙权召孙瑜.
虽然周瑜没有象隆中对那样系统提出自己
的战略观点,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其中心思想:①独立抗曹;②同时占有荆益吴;③有机会的时候北上攻击曹魏.相比之下不难发现,这个战略抛弃隆中对中不合
理的成分,是一个完善的整体.但是要具有可执行性,必须先解决几个问题:①占据半壁江山的吴有没有能力独立抗曹;②刘备是否可灭;③益州是否易取;④如何
北上?这就涉及到我们开始做的战略地理方面的分析了.首先,如果吴可以占有荆益吴的话,加上拥有强大的水军,自守没有问题,而不会出现后期那种被晋从上游
直下的危险,而西蜀本身也是易守难攻的地方.第二,在借荆州之前,刘备并没有什么实力,在荆州也没有什么根基.第三,我们已经分析过,从东面进攻西蜀是入
蜀的正确途径,占有荆吴且远比刘备强大的东吴完成入蜀的概率至少不会比后来刘备入蜀的概率低.第四,史书没有记载周瑜计划的北上方案,所以不好猜测,但是
如果我们考虑到东吴实力重心所在以及水军强大的特点,不难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占有长江以南之后,东吴北上应该同样会采取两路分进合击的策略,这是因为地理
范围太大,不可能将举国之兵投往一个方向.但是东吴由于主力在于长江中下游,所以肯定不会采取隆中对那样相隔遥远的分兵法,而是会以荆襄和东吴作为两个突
破口,以汉中兵力起牵制作用(实际上诸葛北伐大多也是用汉中兵力).
我们大概设想一下,集中荆益士卒于江陵,集中东吴精锐于建康.以一路先攻吸引
北方注意力,以另一路从水路作为机动援护,伺机包抄攻敌主力后部,务求在长江流域全歼敌重兵集团,再趁胜追击,拿下洛阳等重要城市.这样的一个蓝图才是统
一天下的战略,而不是象隆中对那样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实际上,看出这一点也许不止周瑜一个,刘备之所以固执己见要灭吴方休,很可能不是完全基于
感情因素,而是认识到,走隆中对的道路难以复兴汉室,要统一天下必须摆脱吴国的牵制的缘故.遗憾的是,他被陆逊击败而断送了希望.值得注意的是,诸葛这个
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统一良机,而是死抱着孙刘联盟的信条,坚决反对刘备的出征而不是尽心竭力促成刘备的成功.实际上如果当时刘备能拥有一支
诸葛亮建立的强大的水军的话,未必就不能灭掉吴国.
3、结论
由此看来,诸葛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战绩首先在其提出隆中对时已经注定,然后又由于他不懂得机动战略的重要而无法挽救,所以说,非但不是“具备一个杰出军事家的一切主观素质”而“由于天道不公和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正是由于他主观上能力和见识的缺陷注定的!

说子午谷了,今天偶然翻到一本毛主席点评中国历史的书,自然顺便看看他对诸葛的评论啦.在看到苏询批评当年诸葛劝刘备“弃荆州而就西蜀”就是已经决定“无
能为”时,老毛的点评如下:“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后面编书人分析的文字也很有道理,我敲
一敲吧:
……建议刘备以西蜀为大本营,以荆州为门户,跨有荆益之地,东与孙权为援,缓求北图曹操之计.接着刘备采纳这一建议,入蜀守荆,确是“千
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这决定了蜀汉政权不可能在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中具有图取中原的优势,只利于守而不利于攻.至于后来的情形,关羽坐镇荆州把守门户,刘
备居白帝城以应东西之变,诸葛亮在成都照顾后方.这样“三分兵力”,战线拉得长,顾此失彼,自守尚力不足,如果还要外攻,急于求成,“安得不败!”显然,
毛老看出诸葛亮这位卧龙先生一开始出的主意就不高明,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讲,入蜀都是被动不利的……
呵呵,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脸皮够厚吧^^),批评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侧重有所不同而已,正好拉来虎皮做大旗.

后关于彝陵之战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一个有趣的情况.《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中提到陆逊当年曾指出,蜀军出峡后,没有“水陆俱进”,反而“舍船就步,处
处结营”对蜀军而言是一大失误;陆逊担心的是蜀军水陆俱进,顺江而下的攻势.然而蜀军不敢继续东下,黄权就警告那样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归根结底,就是
由于蜀军没有强大的水军和依靠水陆协同保持机动和补给的能力.这一段正好作为我上篇文章的观点的佐证,一并列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