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说从古至今我国家庭模式的变化历史

2020-06-19 情感 143阅读
我国家庭关系模式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家庭关系模式与封建宗法制度相吻合、以父权和夫权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封建型的家庭关系。家庭纵向关系是父母或家长居于最高地位,长辈拥有绝对的统治家庭权力;家庭横向关系是男尊女卑,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对男子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家庭地位是很卑贱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80年代,我国家庭关系进入半平权型的模式。家庭纵向关系依然是上下走向,父母继续保持家庭事务决策人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对家庭财产所有权和家庭收入的控制,对家庭其他关系进行纵向干预,传统的家长制仍然在家庭管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同时,社会舆论对家庭养老扶幼职能的强调和我国尊老敬贤传统美德的突出宣传,使得许多家庭在处理家庭横向关系时强调兼顾家庭纵向关系或以纵向关系为重。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家庭关系模式变化的总趋势是往假封建型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只生一胎的人口政策的推广,“子女优先、子女偏重”和“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观念开始左右我国家庭关系,甚至改变着这些关系的性质。在城市家庭或者生了儿子的农村家庭里,独生子女一跃成为家庭“小皇帝”,家庭活动的中心,众人共同保护的重点对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