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过程的风险识别
(一)招标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招标过程分为了准备阶段、招标阶段、决标成交阶段, 三个阶段有各自的重点工作, 首先对其中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损失后果影响重大的环节进行识别。
1、确定招标方式的风险: 《招标投标法》
第十条规定: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用公开招标, 业主可以在众多投标者中选择最有利于项目进行的承包企业, 但同时存在工作量大, 招标费用高, 时间长等风险; 采用邀请招标, 限制了竞争范围, 使业主失去了可能获得更低报价、技术上更有竞争力的潜在承包商的机会。
2、招标文件及标底编制的风险: 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底都会对招标的效果和项目的成败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以后, 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业主要承担工程量的误差风险, 工程量清单漏项风险和索赔风险。标底编制的准确性, 也直接决定了能否为投资方确定建设规模做出正确指导 能否为必选报价提供依据。
3、资格预审的风险: 能否通过资格预审这个阶段对投标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是否可以排除“陪标”人减少高价中标风险寻找合理的资格预审方法对工程后期风险影响重大。
4、评标方法的风险: 评标是工程招投标程序中一项关键的工作, 业主需要根据项目具体特点,选择与之相应的评标方法, 选择中标人。此外评标阶段还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5、合同管理的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计价方式的不同, 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业主正确选择适合项目的合同类型, 才能降低风险。此外, 还存在由于合同条款、叙述等不完善给业主方造成损失的可能。
(二)重新招标的风险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重新招标, 招标人重新招标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1、投标人的情况及投标报价未被公布: 在投标人的情况及投标报价未被公布的情况下, 招标人只要再考虑一下如何解决导致重新招标的问题, 以及工程工期是否会因为招标时间的延长而推迟即可重新招标。
2、投标人的情况及投标报价已被公布:在开标之后, 各投标人的情况及投标报价都已被公布, 投标人对工程的成本情况和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增大了串标的风险, 使中标价过高, 从而加大成本。
(三)招标中的外部风险因素
1、管理风险: 由于业主制订的招标程序不规范、执行人员在操作执行等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风险。业主方若委托招标代理机构, 则要承担其可能操纵中标结果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招标失败而形成的赔损风险。主要包括货币汇率变化, 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影响。
3、法律风险: 《招标投标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法律, 由于其施行时间较短,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招标投标的发展, 将会出现一些现有法律无法涵盖和解决的问题, 给建设工程招标带来风险。另外现行法律中对于某些现象某些词语的司法解释可能存在歧义、概念模糊、范围模糊等问题, 对建设工程招标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