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

2020-06-17 国际 405阅读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市场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双重效应凸显。它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世界范围推进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资本主义的国际协调和干预有所加强,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衰亡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在地缘上达到极至,资本的增殖、商品贸易放量、生产扩大很难通过开辟新的处女地来实现。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依旧在经济全球化形态下发生作用。而且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连结成为一个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阻滞,都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呈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爆发新的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概言之,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更新,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但却不能使资本主义获得永生。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固有矛盾,最终会酿成资本主义的衰亡。
一、经济全球化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全方位延伸的结果,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急剧扩张是其强大的推动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从国内推展到国外,只是扩大了矛盾作用的地域范围,并未消弭产生矛盾的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借助对经济全球化初期的主导虽可暂时缓解自身的矛盾,但却不可避免其固有矛盾再度激化和尖锐起来,使资本主义各国陷入危机四伏而不能解脱的境地。1.经济全球化并未化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历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尖锐化,是导致资本主义频繁发生周期性危机的总根源。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对经济加强了宏观调控和实行经济计划化,并在新科技革命的拉动下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经济繁荣。但好景不长,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以滞胀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危机,它说明,在资本主义体制框架内采取国家强力干预经济的办法并不能标本兼治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顽症。从80年代起,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另辟新径,新自由主义受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掀起私有化浪潮,并在全球拓展自由的市场经济。综观资本主义在其体制内进行的改革和调整的轨迹,在所有制方面,就是国有化和私有化的交替;在调节手段方面,就是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的反复。这样的转换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性质,不过是在私人制的范围内兜圈子,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危机和止住利润下滑。经济全球化从体制上说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在发挥资源配置全球化优点的同时,也把其弱点全球化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滞后性和外部不经济等问题都加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诚然,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就一些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采取共同行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致命弊病,相反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层次上崩溃的可能性增大。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股票和游资猛增,截止到1998年3月底,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股票市值总额达34万亿美元,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仅美国一家的股市总值就高达17万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远远超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前夜82%的水平。全球有游资7.5万亿美元,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额平均每天达1.5万亿美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控制这个巨大的市场。[2](P.12)金融市场的异常活跃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潜伏着巨大的动荡和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东西亚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市场经济弱点的公开化,它们的不良经营往往显露于事后。
2.经济全球化并未消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体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劳资矛盾。经济全球化对这一矛盾的调节越出一国范围,而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调节机制,但在资本主义居主导地位的世界生产方式的条件下,这种调节又是失效的。生产的全球化使劳资矛盾扩展到全世界,形成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世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冲突。生产全球化使资本垄断财团能够将生产资本快速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那么资本流出国的工人就会失去工作岗位,造成不同国家工人阶级的相互竞争。近10年来,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投资回报率高,跨国公司的资本大量涌入,使美国成为外资投入第一大国,带来美国就业岗位增加,失业率降低;而日本经济持续走低,资本需求不足,工人就业岗位大量减少。不仅发达国家的工人间存在就业竞争,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也存在竞争。生产全球化使跨国企业集团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那里生产成本低来获得高额利润,使发达国家失业率增加,中产阶级也渐次落入失业队伍。然而,工人就业的世界性竞争的根源,或者说工人阶级失业的根源,不在经济全球化,不在工人阶级自身,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在于资本家的惟利是图。
3.经济全球化也未缓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达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要求通过国际代写论文协调机制共同对付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主要资本主义大国间的经济政治力量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世界经济主导权、地区充当的角色和世界市场份额等方面始终存在着争斗。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与日本、欧盟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存在广泛的矛盾;日本与欧盟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里的激烈摩擦;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不仅有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大国之间的矛盾,如英德矛盾、法德矛盾、英法矛盾。在全球事务中,美国以“巩固民主堡垒”之名,行维持和加强自己的“领导地位”之实,图谋建立独霸世界的新秩序。西欧国家和日本在冷战结束后,认为“共产主义”的威胁已解除,它们都拒绝在未来的世界新格局中充当美国的小伙计,主张在西方大国间确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主宰世界。西欧国家和日本力图在“欧洲人的欧洲”和“亚洲人的亚洲”的口号下,逐步削弱并最终排斥美国对地区事务的干预和操纵,分别把欧、亚事务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作为争取与美国平等地位的立足点。可见,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会起作用,它们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能彻底缓和。
4.经济全球化更未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当下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它们制定的经济活动规则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最不发达国家有被日益边缘化的危险,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势必使南北差距和矛盾呈现扩大和激化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近年来,发达国家常常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为名,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倾销高附加值商品,为了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发达国家不时挥舞反倾销大棒向发展中国家征收所谓“惩罚”性关税。同时还在国内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时附加苛刻的条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增大,经济形势恶化。正如有人指出的:“全球化的神经中枢是在北美、欧洲、日本这些相互联系的经济体,可是风暴一来,受打击最大的却是经济结构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国家缩小了同‘北方’的差距,可是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个差距是扩大了。”[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治领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力图用自己的政治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去改造发展中国家,对于不服从他们意志的施加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对于俯首听命的国家施以经济援助予以鼓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军事领域里的矛盾表现为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抛出“新干涉主义”,鼓噪”人权高于主权”,明显增加了对弱小国家的军事干涉,干涉的原因涵盖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政治意图、军事安全各方面,民族、宗教、内战和人权都成为他们发动军事打击的借口。可以肯定地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占优势的情况下是不能消除和解决的,它的最终解决有待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在全世界居支配地位。
二、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产生新的矛盾和爆发新的危机的可能性陡增
经济全球化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又增大了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种双重效应共存于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资本主义构成为一个既对立又统一、既依存又排斥、既合作又竞争的矛盾体系。资本主义奔走世界各地,其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追逐利润使其向外扩张,形成争霸和垄断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方面的矛盾目前主要通过贸易、投资和货币展现出来:
1.愈演愈烈的“贸易战”。资本主义打从出生以来,市场始终是资本主义经济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条件,一切贸易的参与者都希望获利。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且这些因素又处在不断变动中,因而导致相互之间的贸易失衡,常常引发摩擦,形成你来我往的“贸易战”。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战”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提高关税税率或征收附加税,引起被征收国进行报复,相应地也对对方的出口征收高税率,形成关税之争;一国通过货币贬值造成对方货币升值,使对方商品价格上扬,竞争力减弱,这时对方也会采取措施使本国货币强制贬值,形成汇率之争;在进口配额上,当一国对另一国商品的进入实行限制时,被限制一方也采取对应的报复措施,形成配额之争,等等。贸易战可能是双边的,是一国对付另一国,也可能是多边的,一国针对多个国家采取。这种贸易战往往形成限制和反限制、报复和反报复的此起彼伏局面。美国政府近年来,推行“优先美国利益”的贸易政策,使美日和美欧之间经常发生贸易战,激化了彼此之间的矛盾。2.投资战互有攻防。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绕过对方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该国投资建厂,就地销售产品,对他国市场实行战略占领,各发达国家如法炮制,使相互之间直接投资增加,诱发“投资战”。近年来,美国一方面通过对外国资本的监督限制别国对本国市场的占领;另一方面又主动出击,为绕过西欧的关税壁垒掀起“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浪潮,以投资替代出口,占领西欧市场,又以西欧为基础向其他地区渗透。而西欧国家也不甘落后,用内外两手同美国在投资上展开攻防战。一手是对外国资本的活动采取限制措施,对批准外国公司设立设置障碍;另一手是采取优惠政策增强本国公司的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他们不断扩大对美投资。
3.货币战旗鼓相当。货币问题历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角力的重要领域。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镑是世界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藏货币。一战后,英镑地位衰落,美元逐渐走强。1944年,美国凭借其巨大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从此,美元获得凌架于其他国家货币之上的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和储藏货币。美国利用美元的强势,在很长的时期里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控制和干涉别国的金融。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元危机频繁发生,引发了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各国纷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终于使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目前美元虽然在国际货币中还有巨大影响,但货币多元体制的格局正在形成。从1999年1月1日起,欧盟11国率先实现货币联盟,欧元正式启动。到2003年11国货币统由欧元取代,届时欧元将取代德国马克、法国法朗、意大利里拉、荷兰盾、英国的英镑。因此,欧元的启动必将对美元的地位构成严重挑战,货币大战看来在所难免。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发达国家矛盾和摩擦增多,而且世界任何国家或经济体如果发生经济动荡或危机,都会勃发全球联动,危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安全。近20年来,全球各国曾发生近百次大小不等的金融波动、震荡和危机,各国为消解这种波动或危机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盟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了7%[4](P.51),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上升,贫困人口激增,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直到有的国家政府倒台。这场危机充分显露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极具渗透力和扩散势能,金融资源的高速和跨国界流动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果各国不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共同意识,建立健全全球金融监管和防范的有效机制,就难以保证国际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而规模庞大和流转迅捷及投机性极强的金融业就是全球经济的脆弱点,是最易诱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随着全球生产力过剩,经济成长速度将放缓,金融形势紧张将加剧,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概率上升。世界银行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任务是使这些危机不要那么频繁,不要那么严重,特别是不要对最脆弱的人造成那么多不利影响”。[5](P.12)
三、经济全球化微观张力强劲与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愈益显露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则充当了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全球经济体制几乎都变成了市场经济。全球经济体制的统一,促进了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节约了稀缺的社会资源,降低了劳动消耗。但全球经济体制的一体化也把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全球化了。市场难以有效地提供和满足社会公用性产品的需求,更难以做到对许多公用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竞争导致垄断,垄断的发展则会反过来破坏经济活动主体间的平等竞争规则,造成市场效率下降;市场经济的调节在收入分配方面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市场的微观主体的活动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既不能自觉体现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目标,也不能自动保障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盲目性十分突出。经济全球化扩大和发展了市场,引起的全球化问题也随之增多:(1)大国经济竞争剧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日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确立,三方竞争激烈,冲突频仍。美国近年来经济强劲增长,止住了经济地位下滑的颓势,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虽持续数年低迷,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各方面仍具有向美国挑战的能力;欧盟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其经济实力总和超过美国,重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愿望十分强烈。大国的竞争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常发生你来我往的贸易战、投资战和货币战。(2)跨国公司的垄断和兼并趋势迅猛。目前跨国公司的购并浪潮此起彼伏,垄断进一步发展,这种势头虽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但也加剧了世界市场的竞争,形成对世界经济一些领域的垄断,对各国的经济安全也构成了威胁。经济运行风险增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每个国家及其企业都是世界生产和经营有机体系的一个部分和环节。在这样的紧密联系和依存状态下,任何一个经济体或部分发生危机,哪怕是极小的经济体发生危机,都可能引起全球性的危机和灾难。(4)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范化。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劳动就业、财政货币、社会副利、国际收支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相互作用关系越出国界扩展到全世界,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制约的解决单靠一国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须由相关国家的共同协调来解决。(5)全球性的公平问题突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使一些人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持有或投机性的炒作,在短时间内暴富,而非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和资本缺乏者收入很低,贫富差距在个人之间拉大。贫富差距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在扩大,最不发达的国家被日益边缘化,国力脆弱,人民生活贫困。(6)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把国内的资源、劳动力密集型、重污染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资源、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而把严重环境污染留给了发展中国家。
以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上述问题,要求对世界经济运行实行全球性的宏观调控,由主权国家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实施宏观管理和干预。应当肯定,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与滞胀后,从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多边协调上取得了进展。首先是全球性多边协调,包括联合国名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等相关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是世界经济多边协调的最高层次,它就有关全球性经济、贸易、金融问题展开磋商,其协调成果具有全球适用性。其次是以日美欧为核心,以西方八国首脑会议为主体的大国协调,是当今世界经济多边协调的实力派,他们在世界几乎所有的多边主要经济协调中担当着举足轻重角色,定期举行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则是协调的常规形式。此外,区域化集团间和内部的协调,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在世界经济的多边协调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国际宏观协调机制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扩张的速度相比严重滞后,尤其是防范全球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并未建立起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缩小南北差距问题没有切实的机制和措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中对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看,它在稳定世界金融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到的批评也日益增多。一是未能及时对危机发出警报;二是危机发生后反应迟钝,援助不力;三是为援助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条件;四是过分强调国际游资的优越性,并试图把成员国经常帐户可充换性的仲裁权扩展到资本账户,但却管理不良,结果使“金融病毒”到处传染。有鉴与此,改造货币基金组织势在必行,除转换其职能,应该着手组建类似“世界中央银行”那样的机构。或者仿效联合国安理会的样式,成立一个经济安理会,负责全球经济的安全,目的在于改善目前国际经济宏观协调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以便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实行有效调控和监管。
然而,加强全球经济宏观管理和协调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许多措施是难以付诸实施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利率太高,西方八国应该协调行动降低短期利率,表现出加强全球经济安全的诚意来。但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反对这么做。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微观经济成长张力强劲和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因为,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形态,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还是由西方国家操作和控制的国际组织,其背后都受到垄断资本财团的左右。从本质上说,这些政府和组织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采取的政策和协调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既不会从国内劳动阶层的利益出发,也不会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对世界经济的运行控制和协调。所以,现有的国际经济协调只是在某些方面修修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危机的防范和监管不力的弊端。由于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能对世界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不能防止危机及其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综合上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生产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越出了民族国家的藩篱,把地方性的狭小市场联结为广阔的世界市场,无疑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把自己的矛盾转嫁到别国,缓和了国内的矛盾,也加强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政治联系,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但是,经济全球化并未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消失或从根本上铲除,也不是医治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具有了新的特点,况且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和冲突又产生了。它使资本主义体系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使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日趋边缘化,最终也会使发达国家难逃其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微观发展张力强劲与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难以有效地对付全球化下极易扩散的经济危机。这些都决定了资本主义推动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