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很是珍爱一幅画,画上有一个姑娘,长发飘飘。这个女孩是谁呢。

2020-06-11 文化 478阅读


女作家萧红在1939年10月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处说:
“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的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
“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大家看过的,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这张小木刻画,近年来引起了不少中外鲁迅研究者的兴趣,美国和法国几位研究鲁迅与版画的人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前不久日本的鲁迅研究者藤井省三写信询问这是一幅什么画;国内读者来信也提出这个问题。
去年夏天我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李允经、叶淑穗两同志整理和编辑《鲁迅珍藏苏联版画集》时,终于发现了这幅木刻画并最后解决了这个谜。这幅画并不大,约
有两寸见方,是用黑、红和灰绿三种颜色套印的。画的左方是一位正在吟诵的诗人(当指诗人哈菲兹),右方就是萧红回忆中提到的散着头发在走路的女人和红玫瑰
花丛(见附图)。查《鲁迅日记》1936年3月2日有这样的记载:“午后得保罗·艾丁格尔信并木刻《少年哥德像》(法复尔斯基作)、《古物广告》(阿纳托
里·苏沃罗夫作)、《波斯诗人哈斐支诗集首叶》(毕诃夫作)各一幅。”原来这幅小木刻画,就是苏联版画家米哈伊尔·毕诃夫为波斯著名抒情诗人哈斐支(今通
译哈菲兹)的诗集所作的扉页插图。我立即查阅了多年来珍藏在手边的苏联“学园”出版社在1935年出版的这本诗集,果然不错。鲁迅在同天的日记中还又写
道:“晚悄吟来”,悄吟即指萧红。从此也可以知道,萧红在当晚可能就看到这幅套色的小木刻画了。
哈菲兹(1320—1389)是十四世纪波斯(今伊朗)著名的大诗人。在他的抒情诗章中,有不少诗句是歌咏美女的发丝的,如“风儿把你兰麝的芳香,从
你的卷发间吹散;多少颗期待的心啊,日日夜夜把东风思念!”又如“你的秀发散发着龙涎香,你的容貌象皎洁的月亮;情人啊,我这颗纷乱的心,千万莫让它再受
创伤!”哈菲兹又有很多的诗句是歌颂红色的玫瑰花的,如“红玫瑰含笑绽开,夜莺如醉如狂;崇酒的苏菲啊,欢呼这纵饮的时光!”又如“花园里是盛开的蔷薇,
何人能够把它采集?只有被蔷薇刺伤的心,才能懂得蔷薇的甜蜜。”(借用邢秉顺的译文,见《哈菲兹抒情诗选》,1981年外国文学出版社版)。苏联著名木刻
画家毕诃夫(1903—1973),综合了这些优美的抒情诗句,用套色木刻作品把它们体现了出来。
当我们编辑《鲁迅珍藏苏联版画集》时,这张小木刻画是贴在一张硬纸片上,我们仔细地从纸片上启开这幅原作,发现背后有许广平用铅笔题的字:“鲁迅病中
收到苏木刻家寄来,非常喜爱,为病中浏览珍品”。据叶淑穗同志回忆说,当许广平把这幅画转交给鲁迅博物馆时,还在封套上写着:“鲁迅寄中国纸给苏木刻家,
木刻家以之印成木刻,寄给鲁迅留念,鲁迅在病中经常浏览的”。
这幅洋溢着抒情味的套色木刻,是那样吸引人而又激动人心,它唤起了病人对美好的春天和希望的向往,也许这就正是鲁迅喜爱这幅木刻画的原因!

转自《人民日报》 1986.03.13



最后

满意望采纳

望点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