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2020-06-12 教育 97阅读
□刘宝民众所周知,企业员工在为其所在企业不断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自身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和完善,变成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和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此,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环境就成为各级企业领导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其一,达成共识,营造出有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企业氛围。员工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标本兼治,从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为员工的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要循序渐进地构建员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尝试开通员工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千方百计为员工缓解压力,释放思绪。专业人士为此发出呼吁,应针对员工存在的不良心理,有的放矢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精神危机、摆脱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要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员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隐忧,切实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促使其拥有轻松的心态和进取的姿态。
其二,转变观念,在员工的身体与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度和稳定性。人一进了工作职场,如同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似乎永远也停不下来。但凡事须有度,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张弛有度,保持弹性,否则,整天超负荷的运作必将导致终日劳碌,疲于奔命,结果积劳成疾,酿成后患。因此,自己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按照生物钟作息,不吸烟,少喝酒,常锻炼,使肌体处于健康状态。倘若反其道而行之,晚上时常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没有规律,心理压力增大,又不能宣泄排遣,致使整天疲惫不堪,久而久之,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就不能应对残酷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作为企业要投入精力和财力,为员工提供简便易行的健身设施和活动空间,经常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足球和卡拉ok等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文体活动,增强体质,活跃身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员工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用生活兴趣摒弃心理困扰,诸如在业余时间读些好书,学学绘画和书法,还可以搞些手工小制作等,从而培育生活兴趣,领悟人生快乐。
第三,摆正位置,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世界著名企业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迪森曾这样说过,生活恰似一项掷球活动,你的双手必须轮流抛掷“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五只球,而且从始至终不让任何一只球落地才能算得上成功。根据这个经典推论,不少人发现:工作是一只橡皮球,如果它掉下去,还会再弹回来。而其他四只球,“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却是玻璃做的,只要你让任何一只球落下,球就会磨损消耗,甚至粉碎,肯定不会和以前一样。事实确实如此,每个人都不能认为自己事业取得一些成就,就可以少承担或不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恰恰相反,只有辩证看待,正确处理,从容驾驭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家庭义务,你才能拥有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才能意气风发地站在人生道路的起跑线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