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工作一年,是辞职考研好还是继续工作好

2020-09-17 教育 101阅读
在这个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岔路口,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困惑。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我们一直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了上大学而努力,没有什么其他的目标,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事情全都交给父母。可上大学后就不同了,我们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必须要选择,并且没有后悔路。
爸妈可能会告诉你:社会还险恶,你们还年轻。鸡汤可能会告诉你:读研高大上,白领轻松当。究竟考研、工作、出国哪个更重要,谁也不敢下定义,谁也不能代替你做决定!
选择考研的学生说:
我父母都希望我考研,所以我听了父母的话,选择了考研;
我想获得更高的学位证书,不想止步于本科,所以我选择了考研;
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完善自己,所以我选择了考研;
我想去读一个更好的学校,感受名校的氛围,所以我选择了考研;
我想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我选择了考研;
我想找一个好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考研;
我看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去考研;
……
其实,大家心中的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更高的学术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有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是:更高的学历=更低的门槛,不读研,就找不到好工作。大学前三年过的浑浑噩噩,简历左拼右凑还是填不满,投出的简历没了音信,所以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考研的身上,有的甚至都没去参加过一次招聘大会,就随大流加入了考研大军。可考研就会好就业吗?
如果你还认为企业对研究生笑脸相迎,对本科生横眉冷对,那你就完全错了。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老大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例子。在面试时,阿里巴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个起薪,一个升职待遇,一个面试标准。在高学历热潮面前冷静下来的企业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不等于能力。想靠读研“水”三年来给自己镀金的同学,你可能只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但是,这并不代表考研毫无用处,有质量的研究生总会获得经济回报。
当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考研时,就从这三个角度来重新认识自己吧!
从自身角度看
如果你个人有很强的求知欲,想更好的深造自己,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那就坚定考研的理想吧!
如果你只是因为随大流或是父母的意愿才选择考研,那就要慎重思考了。考研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它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考研相当于第二次高考,它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所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是需要想清楚的重要问题。
从专业角度看:
一个王牌销售肯定会告诉你,考研无用;一个国企的研发主任肯定会告诉你,一定要考研。所以你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待。
在划分学科的时候,已经分出哪些学科是偏重经验类,而有些学科是偏重学术性。这就决定了以后是拿一个高学历,还是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如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经验就十分重要。而语言文学,扎实的理论基础必不可少。启道教育提示建议,你必须要充分了解你的专业及其就业前景,再做决定是否该考研。
从职业目标角度看:
在做决定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如果将职业目标定位在读研是硬性指标的岗位,读研就是必然之选。但是如果研究生学历不是硬指标,最多是个加分项,你就得分析3年研究生学习的机会成本了。
明确职业目标并不是要明确自己毕业时想做的具体岗位,而是明确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这是非常关键的,要知道你的目标行业在你本科毕业的后三年是否是上升期。眼下还有哪些行业是上升期呢,最典型的包括文化传媒、新能源车、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在线教育、新兴食品、旅游升级等等。
这些行业近几年都是上升期,考研未必是合适的选择。
用考研的方法去找工作
以找工作的态度去考研
考研还是不考研,不能够站在考研本身来思考,考和不考的理由都同样充分。正确的做法是,先充分考虑上面的因素,然后再客观判断考不考研。无论考研还是工作,你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方法。想找工作的同学,要抱着考研一样的心态去准备;对于想考研的同学,要抱着找到更好工作的态度去准备。
每一条路都通往未来
杨绛先生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读书太少,但想的太多。不要总担心考研不通过,找不到好工作。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的拼;一旦放弃,就无怨无悔的走。你只有试过,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现在考研,适不适合现在工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