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铁面无私的名臣很多,为何唯独包拯青史留名?

2020-09-26 综合 109阅读

老版包青天――金超群

包拯是北宋名臣,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戏曲里包拯形象

戏曲推动

其实包拯的那些优秀事迹,不见得要比的过其他几位。

但他能青史留名,第一应该是戏曲的推动作用。其实,历史上的包公,是个文雅的净面皮的人物。文载有包公逝世后不久,合肥等地相继为他建纪念祠堂,他的泥塑坐像和石刻立像,都是“白脸长须,而且面目清秀”。包公又怎么成为戏曲舞台上的黑脸呢?相传,到了元代,戏曲大盛,包公的脸谱被设计成黑色带月牙。

喊冤停刑

历史原因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上边似乎只说了过程,没说到原因。确实,戏曲推动,是包拯青天之名能超过导读几位的过程,但为什么包拯能走入戏曲里,或者说戏曲为什么选定包拯,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包拯生活的年代是宋朝,宋朝虽然疆域不算太大,但不管是政治、文化、金融,在封建历史中都可称为翘楚。其中它的刑法里有一条对冤假错案的预防机制。比较有意思:“被判斩刑的人,只要行刑之前喊冤,这斩刑就得立刻停止”。而且,换其他官员重审此案,原来的主审官必须回避。

不过有一点,宋朝时期为了避免案子拖沓,这要是犯人一直喊冤,那不是得一直重审?所以北宋刑法规定,斩刑的犯人有喊冤申诉得机会,但是机会只有三次,所以北宋时期,很多犯人为了让自己的小命多保留一点,都会行驶这个权利。

而且古代审案的效率底下,三次重审机会用完,一年半载也就过了,这万一遇到大赦天下,岂不妙哉。

具体怎么逃过惩罚咱就不追究了,反正宋朝的这个制度,确实在预防冤假错案上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断案如神和为民翻案鸣冤相比,自然是后者更为受人尊敬。

正是宋朝的一个制度,造就了包拯等宋朝名臣的崛起,而包拯更是当时的模范官员,所以青天之名就此流传下来。宋亡元起,经过元曲的艺术加工,青天之名更是广为流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