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空巢老人现状如何?

2020-06-17 社会 109阅读

随着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快速增多,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有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原因:随着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逐渐瓦解,比如以前还是儿子要负责父母的养老,现在因为许多子女婚后拥有自己的住房,与老人分开居住以及大批农民工离乡,使一些老人成为“空巢老人”。此外,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实行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了。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的也就是两个孩子。这些孩子成年后离开家乡另组新的家庭也容易造成“空巢老人”的产生。

过去,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为“老有所养”提供了家庭保障,而随着人口流动加快,独生子女政策,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以及民众家庭观念逐渐转变,儿女满堂、子孙绕膝的传统生活习俗在中国越来越鲜见,核心家庭结构发生变化,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打破了传统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家庭养老的功能也愈发有限。


法律上的努力:为鼓励子女多尽孝道、多陪父母,中国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唤醒青年人,尤其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给父母做饭”“长供父母零花钱”“给父母买保险”等。

2013年,政府还将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正式入法,以期从法律层面敦促子女履行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

困境:在传统孝道观念逐渐解体、人口流动加剧,尤其对于"421"家庭(一个孩子需供养父母、两对祖父母)来说,这些试图说服子女在物质和精神上承担起赡养老人责任的做法,显然很不现实。

展望: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在养老这方面向西方靠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养老经验,能够让老人老有所依,幸福安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